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 券商将更重视资本杠杆率等指标

时间:2022-09-24 09:27:05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9月22日发布题为《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筑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线》的文章指出,继续研究推动建立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评估与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框架。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强对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的评估与监管,不仅对宏观审慎政策的落实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在经济下行环境下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十分必要。”

拓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监管范畴正当时

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分析师陈昊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防范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所产生的潜在风险,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监管组织探索出台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保险公司的评估和附加监管要求,并对各经济体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评估和监管原则进行指引。在FSB制定的原则之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监管机构也陆续出台了关于系统重要性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评估和监管框架,从而加强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有序恢复、处置水平,降低其出现风险的可能,以及出现风险时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2018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开启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之路。”陈昊进一步表示,此前,我国已就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定规则和附加监管要求出台了相关规定。然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保险及其他类别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也有所提升,进一步识别、认定其他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不仅符合国际监管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范畴由银行拓展到其他金融机构。

《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已公布;并就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在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方面“暂无具体动作”。

对此,明明认为,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体量大、集中度高,重要性高于证券业;同时,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占比相对较低,仍以银行体系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为主,因此,对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的紧迫性、优先级比证券业高。

在招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经济分析师张一平看来,由于证券业机构相比银行、保险公司更加市场化,风险偏好也更高,需要更高的资金杠杆率、风险管理要求、流动性等监管要求,所以实施难度较大。

资产规模居于前列券商

或能“上榜”

根据《指导意见》,“证券业机构”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证券、期货、基金业务的法人机构。同时,评估指标主要衡量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潜在影响,包括机构规模、关联度、复杂性、可替代性、资产变现等一级指标。

陈昊预计,未来监管层或将参照此前FSB对于系统重要性非银行、保险机构的评估标准,结合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要素制定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的评估标准,具体要素或将包括规模(如总资产、存量客户资产等)、关联度(金融机构间资产负债等)、复杂度(结构复杂度、运营复杂度等)、跨境活动等。

结合上述监管要求,以及考虑到券商业务的规模、复杂性高于期货公司和基金公司的发展情况,对于头部券商附加监管相对更为迫切。

陈昊认为,证券公司的附加监管要求或将集中于净资本、资本杠杆率等相关指标,及恢复与处置计划等。

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要求,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证券公司必须持续符合资本杠杆率不得低于8%等风险控制指标标准。

同时,证监会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设置预警标准,对于规定“不得低于”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120%;对于规定“不得超过”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80%。

目前监管对于证券公司净资本的入门要求并不算高,但对应到具体业务时,另有“附加”门槛。例如,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4倍;对单一客户融资(含融券)业务规模与净资本的比例前五名不得超过5%;接受单只担保股票市值与该股票总市值比例前五名不得低于20%。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00%。

综合来看,头部券商的业务发展相对全面,净资本也都达到较高水平。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净资本排名前三位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净资本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此外,海通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等2021年净资本也位居前列,均在600亿元以上。

根据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方式,明明认为,未来评定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或将采取“规模为主,综合评定”的方式。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按照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四个维度共十多项指标综合评估。目前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资产规模合计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0%以上,因此资产规模居于前列的券商有较大可能“上榜”。

张一平表示,结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来看,对于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中的券商,可能会在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指标上有更高要求。

谈及券商被评为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后的监管措施,明明认为,预计会对其净资本、资本杠杆率、风险资本准备、展业进程潜在风险问题进行相应监管,促使其良性健康发展。

陈昊认为,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评估与监管规则的制定和出台,一方面将加强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有序恢复、处置水平,降低其出现风险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完善恢复和处置规则,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

在明明看来,评估与监管规则正式出炉后,有助于券商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也有助于我国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