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四大行经营稳健 贷款存款双增长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近日披露了上半年经营业绩。业内专家认为,上半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实现了稳步增长,同时,四大行通过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主动进行逆周期调节,大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上半年四大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近5%
上半年,四大行经营稳健,净利润增速均接近5%,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实现稳步增长。
总资产方面,截至6月底,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38.7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33.6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5%;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32.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中国银行资产总额达28.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8%。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四大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大幅增加信贷投放,进而增加了总资产,表明各家银行都加大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表示,2022年上半年,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达11.18%,高于其他各类型商业银行,实现了高基数下的又一次快速提升。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排头兵,在宏观经济运行承压的关键时刻,大型商业银行正在积极作为、主动承担,通过精准直达的信贷投放助力实体经济走出疫情困境。
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726亿元,同比增长4.9%;建设银行实现净利润1617.30亿元,同比增长4.95%;农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90亿元,同比增长4.98%;中国银行实现税后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4.86%。
“整体看,上半年四大行经营稳健、符合预期。”董希淼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5%。四大行净利润的增速快了将近一倍,接近5%。这恰恰说明四大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因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自利差,贷款放得多,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增长得就会快一些。”
四大行主动逆周期调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上半年,四大行贷款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并且贷款结构在优化。
截至6月底,农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1.6万亿元,增速达9.6%。人民币对公贷款增量超过1万亿元,余额突破10万亿元,增速达11.6%。
农业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投向重大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1万亿元,增速24.5%。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速34.1%,居同业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1.11万亿元,增速29.2%。绿色信贷余额达2.37万亿元,增速20.0%;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609亿元,获央行支持工具金额365亿元。
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且逐月保持同比多增。
“上半年,工商银行制造业、科创、普惠、民营、绿色、涉农等领域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中,投向制造业贷款增量为上年同期的3.5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余额首次实现双破万亿;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总量、增量市场领先;绿色信贷余额近3.5万亿元,保持领先。”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说。
据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介绍,上半年,建设银行一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54万亿元,同比多增3642亿元;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增长8%、14.4%和26.7%,科技贷款规模突破1万亿元,普惠贷款新增2671亿元,余额达到2.14万亿元。
“上半年中国银行向境内实体提供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积极支持重点领域的信贷需求,制造业贷款增速达15.64%,较上年同期多增了5.19个百分点,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增速达19.97%,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增长了12.54%、17.21%和67.00%。”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说。
“一般而言,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应该减缓贷款投放。但上半年,四大行贷款还是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速,说明在主动加大逆周期管理。”董希淼说,“而且四大行加大了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的支持,说明无论是在总量还是在结构上,四大行都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一些市场观点认为,逆周期管理、宏观审慎管理与市场化经营的理念相矛盾,据此无法对中国的银行进行市场化估值,这是一个误解。”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说,“任何银行都和宏观经济状况高度相关。在经济下行时,简单地从微观个体审慎角度收缩贷款,往往事与愿违。银行本身就有缓释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系统稳定的作用,所以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统一是全球共识,与市场化不矛盾。”
四大行存款普遍增长负债成本较稳定
上半年,四大行经营的另一大特点是,存款端表现良好,均实现了存款较快增长。
“上半年,工商银行深入实施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等重点战略,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含同业存款突破30万亿元,增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实现了近年来存款最好的增长。”廖林说。
截至6月底,农业银行的全口径存款余额达26.3万亿元,新增超过2.7万亿元,增速11.7%。其中,对公客户存款达8.9万亿元,新增8411亿元;个人储蓄存款达14.2万亿元,新增1.26万亿元。
截至6月底,建设银行吸收存款达24.18万亿元,增长8.07%。境内个人存款余额12.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8万亿元。
“上半年,中国银行集团客户存款占比提升了1.9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存款增量突破1.2万亿元,活期存款逐步增加,存款付息率保持稳定。”刘金说。
关于存款成本,张金良认为,去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市场调整机制的作用正在显现,LPR的改革也在逐步从贷款端向存款端传导,这些改革都有助于稳定银行的负债成本。
董希淼介绍,疫情前,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和金融产品供给的丰富,居民储蓄意愿有所下降。2017年底,我国居民存款占人民币存款的比例下降到39.2%。但近年来,居民存款又重回增长轨道,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逐年回升。
“居民存款持续增加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增强居民部门抵御风险能力,但也反映出居民对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董希淼认为,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如果经济下行趋势得到扭转,宏观经济恢复的态势得到巩固,四大行的经营情况将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