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车企涌入飞行汽车领域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来,飞行汽车成了继新能源、智能化之后汽车业的新方向,不仅吸引了中外诸多车企的涌入,产品也在快速贴近市场,有的甚至已开始进入实际运营阶段。
中外车企涌入飞行汽车领域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小鹏汽车展出的旅航者X2飞行汽车惊艳全场。
据介绍,旅航者X2是小鹏汽车旗下的飞行汽车平台小鹏汇天自主研发制造的第五代双人智能电动飞行汽车,能够承载2名乘客。
实际上,小鹏汽车早在2013年就开始涉足载人飞行器领域,小鹏汇天也于2021年10月完成了超5亿美元的A轮融资。今年7月13日,小鹏汇天发布了旅航者X1飞行汽车的实际操控视频,表示已将汽车的操作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到了飞行汽车体系中,从而降低了学习飞行的难度。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集团(中国)7月27日也发布了首款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原型机V.MO。
据悉,该款原型机主要基于大众集团现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电池技术打造,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接下来,大众集团会于今年下半年通过数轮飞行试验进一步优化方案,改进后的原型机也将于2023年夏季末进行更高标准的试飞。
在小鹏之前,吉利同样也在飞行汽车领域进行了布局,成为国内最早涉足飞行汽车的车企之一。2017年,吉利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并将之用中文命名为太力飞行汽车。2019年9月,吉利又与戴姆勒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领投德国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
除此之外,广汽以及丰田、奥迪、通用、现代等中外汽车企业均被曝出也有发展飞行汽车的规划。
飞行汽车行业快速成型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汽车的大量出现,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出现一款既可以在空中飞又能在陆地跑的交通工具,就成为人们对未来出行的期待和实际需求。
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3000亿美元,2040年骤增至1.5万亿美元。
罗兰贝格则预测,至2050年,全球95个主要城市的空中,将会有9.8万辆飞行汽车飞驰。
随着产品、技术向着实际应用的不断突破,众多车企也对飞行汽车的未来抱有信心。
大众集团认为,飞行汽车到2025年将成为一种常规的交通工具。通用汽车也表示,电动汽车的未来,不限于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目前,飞行汽车产业正快速成型,产品研发也在努力贴近市场需求,并开始投入实际运营。
例如,小鹏汽车的旅航者X2可搭载2名乘客,最大载重200公斤,续航时间可达35分钟,设计飞行高度为1000米以下,最大飞行时速为130公里,适用于未来城市的低空飞行,可满足城市内短途出行需求。
小鹏汽车方面表示,第六代飞行汽车正在研发中,这是一款兼具陆地行驶与飞行功能且能垂直起降的智能电动飞行汽车,计划在2024年量产交付。
吉利的飞行汽车项目也已步入二期建设,其开发的第一代成品TF-1飞车,可通过机翼的伸展与折叠快速完成汽车模式和飞行模式的切换,仅需30米跑道就能飞上天,空中续航里程为640公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60公里,并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证书;正在开发中的 TF-2飞车,则新增了自动驾驶、垂直起降等功能。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显然,作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种选择,飞行汽车和地面交通工具的相互补充,对于缓解拥堵、提高出行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2021年出台的《国际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空经济。
今年3月份,交通部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其中提到要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以抢占前沿装备发展的先机。
业界认为,汽车技术与航空技术的跨界渗透与融合,或将推进新的技术革命。当前,汽车的电动化为航空电动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飞行汽车的研发也可以促进汽车电动化水平的提升。例如,涡轮增压、自动刹车系统、HUD、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最初都是在飞机上得到印证后应用于汽车领域的。
但另一方面,虽然产品、技术、政策等各方面都迎来利好,但飞行汽车是一个前瞻性产业,其商业化推广仍存在着较大阻碍,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在法规监管方面,飞行汽车需要满足汽车和飞行器的双重监管要求。
其次,飞行汽车在基础设施配套、产品技术、量产能力等方面都面临阻碍与瓶颈,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推动大规模量产。
专家预计,飞行汽车2030年前主要处于早期商业示范运行阶段;2030年至2050年期间,飞行汽车将逐渐进入商业化运营时代;2050年后,将迎来城市空中交通发展的大时代。
业内人士表示,车企涉足飞行汽车领域,多是出于产品多元化布局未来出行市场的考虑,但其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