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快 已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深耕

时间:2022-07-21 10:05: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工业互联网平台透视宁波发展新动力

7月19日,2022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在宁波拉开序幕。在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大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已成为助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底层基础到顶层应用,“纵向一体”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宁波生根,构筑起以supOS工业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持续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重构和裂变,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快,已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深耕,从试点示范到大规模复制推广的阶段。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发展活跃,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2020年,宁波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并将工业互联网列为重点建设的三大科创高地之一。“以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建设作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牛鼻子,我市已初步构建起以supOS工业操作系统为基础,以重点行业级、龙头企业级和特色园区级等功能性平台为支撑的1+N+X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宁波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纵观工业革命以及IT的发展历史,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着力点,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操作系统。

五年前,在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蓝卓团队牵头下,国内率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成功发布。在supOS系统构建的统一“数据底盘”上,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各类工业App正在加速孵化和衍生,并向宁波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渗透,全面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大规模定制化离散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是宁波特色亦是难点,素有“工业之母”之称的模具制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面对模具制造规程标准化难、生产排程难、产业链协同难等“多难”问题,宁波创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四年的艰辛摸索与工厂实践,研发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Neural-MOS。Neural-MOS智能生产操作系统以反馈式神经元网络作为基础信息交互架构,采用智能动态数据库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实时生产指挥数据链技术等核心技术,能够全面支撑模具企业数字化改造。截至目前,Neural-MOS智能生产操作系统已集成开发52款工业App,连接设备千余台,基本覆盖宁波市北仑区规上商品模具企业,平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30%,已形成模具数字化发展的“北仑模式”。

视线转到与北仑区相隔不足百公里的慈溪市。在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示范工厂内,正运行的上百台“一线成型”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令人大开眼界,这背后得益于慈星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平台。

依托工业互联网和云技术,慈星将电脑横机智能联网,通过整合集聚针织产业链上游的纱线、设计师、服装品牌,下游的云工厂、电商平台等众多资源,实现设计、制造、配送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完成从装备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二次腾飞”。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已有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帮助客户进行现有针织车间、工厂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部署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云制造管控平台,打造涵盖整个针织毛衫产业全生命周期的柔性供应链。”慈星股份副总经理李立军说。

事实上,Neural-MOS智能生产操作系统、慈星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平台只是宁波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缩影。目前,宁波已在模具、成型制造、汽配、家电等10多个重点细分领域开展了工业互联网赋能先行探索,化工、家电、服装服饰等五个行业产业大脑成功揭榜首批省级名单。

宁波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在重点推进supOS平台体系应用的同时,将着力推进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按照“一县一业一案”等模式,推广北仑模具、余姚家电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做法,支持各地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行业和细分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形成智能制造“宁波模式”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下,宁波企业上云用数步伐不断加快。相辅相成的是,宁波始终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2017年以来,宁波面向传统优势行业、特色块状经济和重点离散型、流程型制造行业,实施“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制造工程,成为工信部向全国推广的智能制造八种模式之一。

“点”上鼓励企业针对关键生产工序和关键工艺环节应用工业机器人;“线”上鼓励企业联合本地智能装备制造服务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开展智能成套装备首台(套)研制和系统集成,并进行复制推广,已成功研制并推广应用了轴承智能磨装检测、汽车底盘件内高压成形等43条智能化生产线;“面”上引导鼓励自动化程度较好的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累计实施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343个,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6个;11个项目列入“十四五”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2家企业列入省级“未来工厂”及试点名单。

与此同时,宁波大力推进智能化诊断工作,对有诊断需求的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着力破解广大制造企业在实施智能化改造中存在的技术、人才、管理等难点。

近年来,宁波先后引进谭建荣院士团队、褚健教授团队、和利时集团、华中数控、航天云网等一批国内知名公司(团队)落户宁波成立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市、县两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迭代更新至182家,其中市级99家,服务领域涉及汽车、电子、家电、石化等特色优势块状经济,形成市县分级管理、高效联动的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宁波智能制造转型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宁波累计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自动化)改造项目8580个,企业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

当前,宁波坚持夯实智能制造基础与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相结合,围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试点工程,创新以企业提升、行业推广、生态培育为特征的新一轮“点线面”改造模式,推动智能制造纵深化、高端化发展,努力打造宁波智能制造升级版。

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在业内看来,工业互联网平台仍属于新鲜事物,其发展也必然会对产业发展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发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和制造业规模大、场景全的优势,带动工业技术取得突破,形成我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路径,需要不断探索。

实际上,宁波因地制宜,结合产业禀赋,重点围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网络和安全等领域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加强技术突破,逐步形成以“数据采集-平台汇聚-创新应用”为主体,以网络基础设施、工控安全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一组公开数据显示,宁波持续推进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设5G基站超1.9万个,实现中心城区、各区(县、市)主城区、重点产业园区、港口、重点旅游区等区域连续覆盖;窄带物联网(NB-IoT)初步实现全市覆盖,已具备宁波区域快速接入NB-IoT网络能力。同时,在培育引进高端创新平台基础上,攻克了机器人控制器、5G芯片、工业物联网轻量级操作系统等一批数字化领域新技术。

截至2021年底,宁波高端装备规上企业3132家,实现规上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17.6%;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593.9亿元,同比增长5.3%;全市工业互联网关联产业增加值突破530亿元,同比增速16.47%。

可以预见,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将为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注入澎湃动力。

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围绕创新能力提升、产业体系培育、平台体系升级、新智造模式推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优化等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应用联动发展,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发展模式,加速建设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坚强支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