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不玩了!四环医药欲出售仿制药等传统业务

时间:2022-07-19 15:2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7月15日,港股上市公司四环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提议出售部分或者全部由于受到医药行业及政策变化的影响,未达公司业绩预期或不符合本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传统医药类业务及资产。公司拟于未来12–24个月内逐步完成上述潜在出售事项。其具体范围视市场状况及与潜在买家的洽谈情况而最终确定。

受此消息影响,7月18日,四环医药股价震荡上涨,收盘价为1.200港元/股,上涨6.19%。

作为国内老牌药企,四环医药目前的主要业务分为制药和医美两个板块。前者包括轩竹生物、惠升生物两个创新药平台、仿制药、原料药等;后者孵化于2014年,目前,四环医药是国内唯一握有肉毒毒素的上市公司。

2015年前后,国内医药行业吹起创新的东风。相较于“白手起家”的生物科技公司,四环医药这类传统老牌药企的优势在于自身拥有造血能力,可以拿仿制药业务为创新输血。

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收益为32.91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医美产品收益约为4.00亿元,同比增长1383.3%;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2.94亿元,同比增长23.0%;仿制药收益为25.98亿元,同比增长18.2%。

也就是说,目前四环医药医美和创新药方面的收益占比不大,营收的近八成还是来自仿制药。2021年报同样指出,自2012年布局自主研发以来,轩竹生物、惠升生物两个板块各花了超过10亿元投资,资金来源即是公司的仿制药业务的收入。

但变化始于2018年前后发布的重点监控合理用药、医保谈判、集中带量采购等一系列行业政策,仿制药这个这头“现金牛”日渐乏力。2019年,四环医药旗下的脑苷肌肽注射液等7个核心产品被纳入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其在2018年的销售额为23.82亿元,在当年营收中的占比超过80%。

反映在业绩上,公司毛利率在2018年到达81.5%的顶峰后,开始逐年下滑。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79.5%、77.7%和74.4%。对此,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年报分别将原因归于高毛利的原重点监控目录药品销售大幅下滑、集中带量采购导致药品售价略有下降。

尽管四环医药在2021年年报中认为,当期仿制药业务同比增长18.2%,显示了重点监控目录产品对公司仿制药业务的影响已进入尾声,仿制药板块业绩已正式进入上升通道,但临床价值不明确的药物和高价仿制药市场萎缩已成定局。

以其重点核心品种克林澳(马来酸桂呱齐特注射液)为例,四环医药在2021年报中表示,该药已获批用于新适应症,有望继续通过循证医学重回医保目录,实现销售重新回升。但在被纳入重点监控用药目录前,2019年上半年,该药营收也仅为1.53亿元,不到当期营收的10%。

而如今,四环医药终于选择全盘放弃作为营收主力的仿制药业务。

在创新药上,2020年8月和2021年12月,轩竹生物分别完成A轮、B轮融资,融资共计15.6亿元,投后估值近70亿元。截至2021年末,其在研产品安纳拉唑钠(PPI抑制剂)新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吡罗西尼(CDK4/6抑制剂)等产品获批进入临床III期,但目前仍未有商业化产品上市,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今年3月27日,四环医药宣布,建议拆分轩竹生物于科创板独立上市。这意味着轩竹生物的财务灵活性和筹集外部资金能力将大大增加。此外,目前,四环医药直接持有轩竹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的约62.39%,分拆上市完成后仍为轩竹生物的控股股东,仍将从中受益。

实际上,四环医药过往更多受到关注是因为其医美产品,2021年2月,四环医药独家代理的韩国肉毒毒素产品乐提葆?(Letybo?100U) 正式上市销售。医美板块税前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1.1%。除代理产品外,公司还将在未来3-5年内,陆续推出10余款自研的三类医美产品。

不过,在创新药与医美上,无论是自研开发还是产品引进,都需要大量“烧钱”,选择一次性剥离主要营收来源后,四环医药又将如何解决未来的资金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