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特权”无处不在 有色人种“无法呼吸”
生存权与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政府向本国公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促进和保护人权的重要手段。但在自诩“人权灯塔”的美国,曾经的黑奴贩卖史是抹不去的历史污点,如今政府公共服务针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依然如故。美国黑人、拉丁裔等在教育、医疗、用水、住房、司法等各领域正在遭遇系统性压迫,无处不在的“白人特权”将有色人种“无法呼吸”的困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公共教育方面,尽管美国最高法院在1954年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中宣布学校的种族隔离制度违宪,但根据2019年《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状况几乎没有改进,部分地区学校甚至越发严重。如美国城市研究所调查发现,芝加哥白人、黑人、拉丁裔学生分别占当地学生总数的25%、31%和37%,但高达96%的黑人学生就读于非白人为主的学校,67%的白人学生就读于白人为主的学校,而这一趋势也正在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纽约、费城等拥有大量有色人种的城市中扩大。另外,调查发现,美国的公共教育在资金分配方面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以亚利桑那州为例,同样都来自贫困学区,非白人学生得到的财政资助要比白人学生少60%左右,资金投入上的差异无疑会持续扩大白人学生和非白人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
公共卫生方面,美国社会“医疗种族主义”问题愈演愈烈。根据2022年4月美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一项调查显示,80%的黑人受访者认为种族影响了个人获得医疗保健的质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使原本就不可逾越的障碍更为恶化,让黑人群体变得脆弱不堪”,甚至还有约55%的黑人表示,医疗保障系统“只从我身上获利,却没有真正帮助到我”。长期以来,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导致黑人死于癌症、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白人,黑人妇女死于妊娠的可能性是白人妇女的三倍,黑人婴儿的死亡率是白人婴儿的两倍。同时,与白人社区相比,有色人种社区严重缺乏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药店的药品库存经常不足,而且服务于有色人种社区的疗养院和医院也面临更多被关闭或减少服务的风险。
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联合国强调:水是一项人权,不应剥夺任何人取用水的能力。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家家户户拥有安全饮用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最新研究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美国有色人种的饮用水安全存在突出问题。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结果,在全美50个最大的都市区,有色人种家庭比白人家庭面临更多饮水安全风险。美国环境保护署2016-2019年的数据显示,违反《安全饮用水法案》的公共供水系统为有色人种提供服务的可能性要比白人高出40%。臭名昭著的弗林特市水污染事件是美国最恶劣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更是美国种族歧视乱象的标志之一。当地居民以黑人为主,近一半人属于贫困群体,为节省公共财政开支,弗林特市政府不顾居民投诉和反对,在2014年将水源改为当地的弗林特河并坚称水质“绝对放心”,但最终却被发现铅含量严重超标,致使该市近10万居民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暴露于铅污染的水中。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有1/4的美国黑人被迫转向饮用瓶装水,但仅有10%的白人改变了传统的饮水习惯,62%的白人表示完全没有改变之前的饮水方式,这一数据差异也反映了美国黑人对所在区域公共供水系统的不信任。
住房领域的“种族隔离墙”也是美国人权压迫的典型表现。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色人种的居住区域就被标记上“危险的”“破坏性的”“不受欢迎的”“不和谐的”“低等级的”等负面标签,而在随后的城市化进程中,只有为白人修建小区的房屋建筑商才可能获得政府补贴,由联邦政府资助修建的房屋也被明确禁止出售给有色人种。现今,美国的住房政策中依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一个突出表现是有色人种在流浪者中的占比非常高。例如,黑人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4%,但在美国所有流浪者中占比却高达40%,有孩子的黑人“流浪家庭”占比则高达50%。可以说,美国住房领域的“种族隔离墙”是美国政府公共政策有意设计的结果。
住房隔离更是美国人权压迫的隐性体现,原因在于住房方面的种族差异导致并加剧了其他方面的种族不平等。例如,住房与空间隔离促使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不断减少对有色人种居住社区的投资,因此这些社区的教育、就业、医疗、环境、文化发展机会将会大幅下降,而建造有毒垃圾场和发展有毒工业的概率则会大幅上升。实际上,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美国有毒废弃物与种族》早已通过数据表明,种族是美国有毒废弃物设施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由居住格局所引发的环境风险萦绕着有色人种的一生:童年时,他们在家中面临有毒化学物质或辐射暴露的高风险威胁;成长过程中,社区被有毒废弃物和非法填埋场带来的环境污染所包围;成年后,他们又被困在健康风险和失业率“双高”的行业。所有这些对个体生命健康的威胁,最终都会因缺乏医疗条件和收入保障而再度扩大。
与司法相关的公共服务可能是令美国有色人种最为“窒息”的领域。众所周知,在同等情况下,美国黑人比白人更有可能遭到逮捕;一旦被逮捕,他们更有可能被定罪;一旦被定罪,他们更有可能面临长期监禁。根据美国司法局2016年的统计数据,黑人被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近6倍,拉丁裔被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3.1倍;根据测算,在2001年出生的每三个黑人男孩中就有一个人会面临监禁,每六个拉丁裔男孩中会有一个人面临监禁。值得注意的是,对有色人种的指控主要分布在美国最严重和最轻微的罪名当中。这说明与犯同样罪行的白人相比,检察官更有可能用更重的罪名指控有色人种;也说明同样针对轻微罪行,检察官更有可能根据所谓的“惯犯特征”指控有色人种而不是白人被告。近些年,伴随美国社会治安不断恶化,黑人司机比白人司机更多地遭到警察拦截,而在停车之后,黑人司机被搜查的可能性是白人司机的三倍,被逮捕的可能性又是白人的两倍之多。还有美国学者研究了“汽车杀人案”问题,明确指出杀害黑人的司机所获得的刑期比正常情况下缩短了60%左右。
在美国,审前拘留已被证明会增加定罪的概率,被拘留候审的人员也更有可能接受对自己不利的认罪协议,继而在被判入狱之后获得更长的刑期。然而,美国70%的审前释放需要缴纳保证金,这对于低收入的被告人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又是有色人种。另外,一些研究表明,美国假释委员会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申请人种族类别的影响,而惩教人员的种族偏见也会影响假释结果。《纽约时报》的记者分析了6万多件州立监狱的惩戒案例,结果发现白人与有色人种的监狱纪律记录差距巨大,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给予警卫自由裁量权的违规行为(如不服从命令等条目)更多地出现在有色人种的记录中,而这又是决定能否获得假释的主要因素。
美国政府的公共服务处处体现了“白人特权”。更为讽刺的是,有学者想要通过实地试验的方法检验美国公共服务供给不存在制度性的种族歧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有美国学者分别使用典型的白人姓名和黑人姓名,向近2万家涉及教育、治安、文化、就业等领域的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发送电子邮件,询问相关公共服务信息(比如入学时间、办公室开放时间等),欲对回复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与落款为典型白人姓名的电子邮件相比,黑人姓名落款的电子邮件通常都得不到回复,这足以说明美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对黑人群体具有严重的种族歧视。
美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黑白分明”,不仅体现了“人权灯塔”灯下黑的丑陋现实,还反映出美国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族群对立等严重问题。当前,劣迹斑斑的美国人权状况正在持续恶化。无处不在的“白人特权”让少数族裔处境越发艰难的同时,也在助长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如今已然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毒瘤”。“白人特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但也离不开美国政客的操弄和媒体的煽动,接踵而至的暴力事件和枪击案件恰好揭露了部分美国政客、媒体、极端思潮团体的丑陋嘴脸。然而,美国“黑白分明”的意识形态又被法律以形式平等所掩盖,这注定了美国在解决种族歧视与人权问题上将会面临多重挑战和困境。
(作者:王浩宇、张敖,分别系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