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末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要达1.3万亿元
为加快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山东省“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持续壮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5万亿元;乡村休闲农业优化升级,年经营收入超过600亿元;农村创业创新更加活跃,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超过70万人。
根据《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我省要建设农业全产业链示范省、农业科技创新先导省、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领先省、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先行省、乡村数字产业应用先进省、农业生产性服务典型省、农业开放发展引领省。
在乡村产业布局上,我省将综合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重点培育打造粮棉油优势区、果品优势区、蔬菜优势区、畜禽优势区、水产优势区、花卉优势区、特色种植优势区、传统食品优势区、传统工艺优势区、乡土文化优势区“十大”优势区,构建全省乡村产业“点、线、面”联动发展格局。
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畜牧、渔业等产业是我省优势产业。《规划》提出,粮食综合产能要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列。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十亿元农业产业强镇,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产业品牌。
聚焦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我省将完善加工业结构,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同时,优化加工业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与销区对接。到2025年,全省农业大县(市、区)都要建设1处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一批产值过100亿元的较大型园区。
聚焦优化拓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我省将依托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黄河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带、运河文化乡村休闲旅游带、齐长城乡村休闲旅游带、海滨渔家乡村休闲旅游带、沂蒙红色乡村休闲旅游带、城郊休闲乡村休闲旅游带“六大乡村旅游集聚带”。创新推出一批田园观光型、景区带动型、休闲度假型等乡村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到2025年,打造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0个。
聚焦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我省将加快推进农机作业及维修、土地托管、市场流通、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教育培训、文化演出、体育健身等新型乡村生活服务业;支持电商、物流、商贸、供销、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推动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电子商务新模式向农村普及。
为深化乡村产业融合,《规划》提出,壮大产业融合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到2025年,创建省级及以上示范联合体1000个;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塑造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各参与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