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村里来了“美容师” 按下乡村“美颜键”

时间:2022-05-06 13:30:54

 

来源:中国网财经

“设计师,这是我上午挖的,”村民杨大姐把背篓递过来,里面满满一背麦冬草:“这个草喜欢暖和的地方,还可以稍微多浇点水。”

设计师袁公兴欣喜地接过背篓,连声说谢谢。他没想到,自己与同事商量如何改造庭院时,提到了要去山上挖麦冬草,被杨大姐听了去。

这是中建五局装饰幕墙有限公司设计院设计团队来到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首车镇立烈村的第二天。村民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从开始的“袖手旁观”到现在的热心相帮,这得益于设计团队的努力。

村民:我的院子美多啦!

这是一群创意无限的乡村“美容师”,用自己的专业以“变废变旧为美,为美丽乡村加分”为主题,为村里的农家改造家庭小院,按下乡村“美颜键”。

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刚铺好的石子路上,奏响春天的乐曲,葡萄藤懒懒散散地趴在院子前方新建的花架上,享受雨水的滋润;花架下的花坛用翻新老房子剩下的红砖黑瓦围了起来,里面种着三七、兰草,它们吃饱喝足了正在卖力生长;柴火被砍得“一马平”,整整齐齐码在屋檐下,那是雨水钻不进的地方,构成了一副“木林禅居图”。

“以前院子这一块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湿漉漉的,不小心就会滑倒,还全是垃圾,偶尔会散发一股臭味。现在经过设计师们的改造,帮我铺了石子路,垃圾堆变成了花坛,夏天还可以吃葡萄,又好看又实用,现在邻居们都很羡慕我呢。”村民张大妈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笑得合不拢嘴。

此外,村里小路两边的田地用竹条编织的花格网围了起来;屋子空白的墙上定格了村民放牛的瞬间;破旧的轮胎被画上小花,种上山里挖来的兰花;把废弃的门板重新打磨,做成桌椅,供邻里街坊饭后休闲……

“美化师”:我有浓厚的乡土情结

“我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五局装饰设计院设计师蒋军良说:“除了我之外,我们其他设计师得知公司要落实社会责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美化工作,大家都踊跃报名,想着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做点事。”

一群人,一条心,收拾行囊奔赴立烈村。第一天来,情况比想象中更难。整个改造围绕村庄家庭小院、路边草地及果园的边角区域造景,本着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大拆大建的基本原则,利用旧竹木料、旧砖瓦、河石、生活生产废弃物等材料,振兴乡村原生态生活方式。

蒋军良说:“虽然前期来了几次,但之前没有案例,老百姓对我们依然保持怀疑态度,软磨硬泡,才有3户答应让我们先试试。”

设计师想把张大妈家的泥巴路改为石子路,没有人力,没有石头,没有沙子,就自己背起背篓,前往500米外的河里捡石头,背沙子,背了一趟又一趟。花坛里的花是自己去山里挖的,做盆栽用的木桩是自己用斧子凿的,他们的小红马甲浸润着汗水,指缝中塞满了泥巴,他们褪去了靓丽,把尘土变为成长。

“张大妈很满意我们改造的房子呀。”凌晨1点30分,刚讨论完第二天改造方案的设计师康恺躺在床上,情不自禁的咧开嘴角,一切的辛苦都在被认可中烟消云散了。

全国劳模:我把设计图纸说给他们听

“一屋一特色,一景一生活”,此次庭院改造只是一个牵引,永顺县立烈村村委会和中建五局驻村工作队将举办“最美农家庭院”的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庭院改造只是一部分,为了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五局装饰在立烈村小桥处,结合乡村特色设计建造一座凉亭和一条13米长的亭廊,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目前亭廊的地基已建造完成。

当地木工大多有技术,但对设计图纸却一知半解,亭廊修建特别邀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木工状元’翟筛红亲自操刀,他用通俗的方式,把生涩的设计术语转化为木工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底,把图纸落实。此外,他通过亭廊的修建为乡村木工提供工艺切磋与学习交流机会,推进培育工匠技能型人才和传承传统技艺技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古诗词里的乡村自然淳朴,新时代的美丽乡村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我们是乡村的美化师,村民更是自己的“美化师”。

文中图片由中建五局授权使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