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多轮制裁祸乱世界

时间:2022-04-21 09:59:01

 

来源:中国网

孙立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许多西方国家不仅没有以理性思维从冲突根源看待问题、促谈劝和,反而火上浇油、火中取栗、火力全开,沆瀣一气地挥舞着各类制裁大棒,试图将俄罗斯打造成世界经济孤岛,从中攫取最大战略利益。

这种不设道德底线、不惧违背契约、不顾溢出影响的多轮制裁前所未见,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美西方倡导的“公平市场”“自由经济”的认知。美西方掠夺式的制裁措施正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动荡之源。

全球经济“大滞涨”风险陡然升高。俄乌冲突以及美西方制裁,增加全球经济停滞甚至衰退风险。为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6%大幅下调到2.6%。更严峻的是,疫情以来美西方货币超发、财政赤字与债务高企、需求波动、供给不畅等因素相互交织,不断推高通胀,溢出效应已经殃及全球。而美西方对俄制裁正引发全球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通胀预期迅速升温,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通胀压力。

三重危机或将接踵而至。首先是供应链危机。在供应链不畅成为疫情“后遗症”的背景下,美西方对俄采取禁止飞机进入领空、船只停靠港口,禁止与主要俄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交易,升级对俄技术出口管制等措施,希望切断对俄“货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加之俄采取的反击措施,正将全球供应链的“阻点”变成更多“断点”,引发供应链危机。

其次是粮食危机。《巴伦周刊》指出, 俄罗斯和乌克兰提供了全球 28% 的小麦出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钾肥出口全球占比达40%。需要警惕的是,美西方制裁不仅会推高全球粮食价格, 还会由此引发的俄禁止对“不友好国家”出口化肥的反制措施,将推高粮食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生产意愿,形成更大的供需缺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当前玉米和小麦价格飞涨,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正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再次是能源危机。美西方把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作为打击其经济命脉的重要一招。但是,俄罗斯天然气、煤炭和原油出口分别占全球的16%、16%和11%,其中欧洲从俄罗斯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重分别约为35%、28%和27%。虽然美国承诺增加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供给,但俄罗斯对欧能源出口地位不可替代,在全球能源市场地位举足轻重。一味对俄制裁,必然引发更广范围、更大烈度的全球能源危机。

经济“碎片化”时代到来。无论俄乌危机如何发展,但有一个确定性结论,那就是经济全球化已回不到过去,“碎片化”时代正在到来,且快于预期。

从企业层面看,企业跨国发展和投资布局是全球化的不竭动力,但美西方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俄打压,甚至直接冻结、没收个人资产的做法,让美西方契约精神的伪善面具碎了一地,未来企业经营活动优先考虑的不是经济获益,而是安全和地缘政治。此外,据美国耶鲁大学统计,配合美西方政府的制裁行动,目前,共有600多家美西方企业不同程度地从俄罗斯市场退出,跨国企业愈发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安全动机。经济全球化正失去重要前进动力。

从治理层面看,美西方大有不把俄罗斯剔除多边国际机构不罢休的阵势,而且他们组成制裁“小圈子”迫使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选边站队”的做法,将使全球经济治理缺少合力,甚至主要治理机构有分崩离析的风险。

从货币金融层面看,美西方冻结主权国家官方外汇储备的做法,让所有人意识到曾经安全的美元、欧元、日元等债券资产不再安全,不得不重新设计投资组合、规避潜在风险。这导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信誉遭遇损失,外围国家主动求变的意愿空前高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向分散的集团化方向发展;另一个是下一轮全球金融大危机风险上升。上世纪90年代,因货币错配而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还历历在目。当前,各国官方、企业和个人投资者为规避美西方无理制裁风险,调整货币资产组合的行为,易引发全球汇率频繁动荡,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风险或再次发生。

不仅如此,美西方近乎疯狂的制裁也让其自身陷入困局。一方面,美西方也将遭遇实际经济损失。俄罗斯系列反制措施,大幅增加了大宗商品上涨动力,增加美西方输入性通胀压力,让民众的生活成本高企,使企业生产成本飙升,经济复苏更加步履维艰。而且,在美西方使用“金融核武器”后,俄罗斯宣布“俄概股”最新措施,也将使美华尔街投资者遭遇实际损失的风险高企。

另一方面,美西方的全球信誉遭遇重大战略损失。制裁最大的负面效应是让旁观者敬而远之。美西方乱用经济霸权和金融制裁,将使当前国际经济体系吸引力下降。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会更加积极求变。美西方全球经济主导力和信誉遭遇不可逆转的损失。

既然对俄制裁是一个双输和多输的局面,美西方更应重新思考、改弦易辙,用对话合作的方式斡旋俄乌冲突,使世界秩序早日恢复安宁,国际经济重回健康复苏的轨道。(责任编辑:安然 乐水 张艳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