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冬奥会协同带动作用,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赵凡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亮丽的体育名片,成功举办冬奥会对北京及周边城市发展形成正向促进效应,是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冬奥会在赛期及赛后的带动作用,探索奥运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效应,对加强基础设施、交通、医疗、教育、环保事业共建共享,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配套设施建设
大型赛事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对城市形象的更新和经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冬奥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不仅配套完善、功能齐全,而且设施先进、设计巧妙,在现有的公共空间和城市设施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科技支撑,为运动员提供了舒适的比赛环境和一流的赛事体验,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冬奥会设施建设不仅先进方便,而且独具韵味,在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的基础上,尽显“中国方案”。
“冰丝带”飞舞: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创新性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在这条“丝带”上,不断有新的奥运纪录诞生,这里因此被誉为“最快的冰”。这样的冰面也非常适合日常群众性冰上健身、休闲运动,赛后仍有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
“雪飞燕”翱翔: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在冰天雪地里展翅飞翔的燕,这里进行男子滑降、女子大回转、男子全能、女子超级大回转等项目比赛。运动员也是高山滑雪赛场上的飞燕,他们向速度、向风雪发起挑战,展翅于天空,傲视风雪与群山。
“雪如意”发光: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是最具有设计感的滑雪跳台。“雪如意”兼顾技术需要、艺术价值、环保理念与观赏功能,从地形特征出发,既体现了独具韵味的东方之美,又充分确保建筑结构能满足比赛功能。
“大境门”焕活:随着冬奥会的举办,赛事举办地张家口地标建筑长城“大境门”再现繁华“互市”情景。历史与现代结合,传统与奥运交融,这里已经成为一处新的文化与经济空间……
激发冰雪运动激情
2022北京冬奥会极大地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冰雪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不断增加,人们冰雪运动的热情和激情不断高涨。根据《“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奥至2021年10月,全国共有3.46亿人参与过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了24.56%。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称“北京今年参与冰雪运动人口预计达千万”。
冰雪运动参与者不仅在体量上不断增加,年龄跨度也不断扩大。冬奥会开幕式《未来的冠军》向我们展示了冰雪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培养孩子的冰雪爱好和特长,这不仅是因为观念的转变,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现在,冰雪产业迅猛发展:冰雪场地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大批国际水准的冰雪场地兴建,滑雪配套设施更加专业细化。截至2019年底,我国冰雪产业规模约为4235亿元,比2015年2700亿元增长56.85%;冰雪季系列赛事活动快速推进,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不仅在本次冬奥会中尽显风采,未来将举办更多的国际冰雪赛事、群众冰雪赛事和青少年冰雪赛事;群众性冰雪活动热火朝天展开,多个城市举办多样化的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活动,冰雪运动呈现“南展西扩东进”的态势;企业冰雪投资广泛布局,万达、腾讯、阿里等企业纷纷布局冰雪产业……
推进智慧低碳交通
在大型国际性活动中,交通服务工作关系到活动的畅通、效率和温度,需要提前进行筹备,并全面服务于整个流程。冬奥会交通保障方案完善,交通设施快速畅通,交通衔接方便高效,切实建立起纵深的交通网络。从冬奥会筹备阶段开始,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京张高铁、延崇高速、兴延高速、京礼高速等重点交通设施纷纷建成。其中,京张高铁作为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高铁,极大缩短了北京到张家口通行时间。
冬奥会交通服务建设既强调科技对交通的支撑,又重视低碳绿色出行。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从数据基础建设出发,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智慧交通出行服务系统。通过大数据对整体交通态势进行感知和预判,对路况和道路环境进行智能分析和研判,自主决策最佳通行路线,精准定位停车,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为减少碳排放量,北京冬奥组委从赛场环境出发,综合考虑比赛场地海拔高、温度低,道路湿滑的情况,以安全为前提,最大限度应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真正践行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中对“绿色奥运”的倡议。
探究奥运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冬奥会协同带动效应,推动主办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为广大民众带来长期收益,创造丰厚的奥运遗产。在本次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升级,冰雪运动得到进一步普及,冰雪产业设施快速建设,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不同文明交流进步,中国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进步、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责任编辑: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