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健身需求越来越旺 健身消费快速发展
时下,人们的健身需求越来越旺,健身消费快速发展。要运用新技术,打造新模式,创造新业态,进一步丰富健身产品,改善健身体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健身行业健康发展。
健身热情持续提升
到2025年,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走,健身去!”如今,这句话已成为流行语。
“时下,人们的健身需求越来越旺,健身消费快速发展。”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健身产业链涉及领域众多,既包括上游的健身器材、教练培训与课程研发,又包括中下游的线下健身房、健身APP、运动鞋服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其消费市场空间巨大。
《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总数为4.43万家,国内参与健身的人数由2019年的6812万人增长至7029万人,健身人口渗透率(经常健身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为5.02%。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某电商平台上,瑜伽服、瑜伽垫、健腹轮、壶铃、篮球、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健身商品深受欢迎,滑板、攀岩、冲浪、棒球等项目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样快速增长。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大众健身每人年均总消费为5670元,环比增长35%,其中在健身消费投入8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已接近1/4。
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完善
为进一步提升“15分钟健身圈”的服务功能,相关部门合理调配健身路径,将其融入公园、景区、广场、社区等公共场地,融入居民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离家百米的健身路径、饭后散步的公园休闲步道随处可见,健身爱好者络绎不绝。
专家认为,随着公共设施、商业健身房、团操房以及家居健身设备等不同场景和形态服务的快速发展,大众的健身选择不断丰富,全民健身的基础不断夯实。
数据显示,2018年底至2020年底,国内健身人口渗透率分别达到3.1%、4.9%和5.02%。虽然健身人口逐年增长,但在我国,健身消费的普及率仍然不高。推动健身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需求端,要更好培养国人健身意识与健身习惯,在供给端,要大力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帮助群众培养科学健身习惯,既是场馆经营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中体数据·练多多董事长王锋说,为促进健身行业高质量发展,健身产业数字化系统必不可少,通过这套系统来抓取店面管理、会员运动和消费等有效数据,能推进健身场馆的精细化运作。
“健身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基础设施便利化、健身服务智能化、健身场景多元化。”古德菲力创始人张春山说,这几年古德菲力一直在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升级。公司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电子秤等一系列数字化设备,根据数字化终端了解消费者健身状况,再结合数据为消费者设计合理的健身方案,让消费者清晰地感知到健身效果。
“丰富和有新意的课程、优质的服务依然是吸引新用户、增强用户黏性的关键因素。”乐刻运动创始人韩伟认为,推动健身行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商业健身房等作为服务主体,也应进行自我规范,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