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两区”建设进展如何?北京:一年完成三至五年期84%的任务

时间:2021-09-24 22:04:07

 

来源:互联网

去年9月,北京启动“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年来,北京已出台多项重磅改革措施。具体进展情况如何?9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关于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根据报告,北京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三至五年期84%的任务。下一步,北京将拓展先行先试改革实施新路径,谋划全产业链全环节制度创新等。

“成绩单”显示,北京10项最佳实践案例已向全国复制推广,达到过去五年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期国家复制推广案例数的40%,34项突破性政策落地,形成了49个全国或本市标志性项目,90项配套政策文件出台,启动自贸试验区立法,筹备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决定,“两区”建设有效发挥了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和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具体而言,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推动投资便利化改革。如实施全国领先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首批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在中关村海淀园、通州文化旅游区等重点园区,进一步放宽信息服务业(应用商店)、文艺表演团体等外资准入限制,在全国率先实现期货和证券业国际执业资格认可,开放呈现“领域+区域”并重,服务贸易各形式并举局面等。

在深化重点领域开放方面,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优化营商环境和打造产业生态为抓手,充分利用“两区”政策红利,推动一批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代表性项目落地。科技信息领域,率先实施公司型创投企业和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受益企业减免税1.6亿元;首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等。

此外,推动以自贸组团为代表的园区开放,扩大开放先行先试体系持续完善。例如海淀组团聚焦打造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示范区,率先参与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形成知识产权纠纷“源头回溯”溯源治理机制等制度创新成果,北京首家全球原创新药发现平台等一批项目落地。

不过“两区”在建设过程中也浮现出了一定问题,例如部分含金量高的任务协调难度大,落实进度滞后预期、相关领域和区域的改革开放还不均衡不充分等。为此,下一步,北京将推动“两区”建设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上再出发。

在拓展先行先试改革实施新路径方面,要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等为试点,制定综合性方案,打造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区;突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优势,在规则、制度、服务体系、应用场景、承载区域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发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优势,积极争取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化新三板改革,配合做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各项准备工作,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全产业链全环节的制度创新也是重点。报告提到,要围绕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定位,进一步深入研究,统筹好系统性和精准性,聚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金融等重点产业和人才、知识产权等关键环节,以全球产业链发展方向为引领,以全球优势城市为对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痛点难点为切入口,围绕全产业链开放和全环节改革进一步深入调研,厘清自身比较优势,找准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新一轮“两区”建设一揽子全链条、系统化、集成化解决方案。其中,涉及北京事权的事项,抓紧落地实施;涉及中央事权事项,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

此外,报告也提到,以重点园区为依托,以“功能提升”和“政策会诊”为抓手,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的承载区域和细分方向,相关规划和职能再聚焦,形成各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两区”建设样板间;进一步完善“一库四机制”和市区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提升市场主体招商的内生动力,紧抓首创性、突破性项目和外资项目落地和成效宣传,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动综保区创新升级,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综保区发展格局,服务北京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