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也需要“打怪升级”
王传涛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呼声已有多年,这一次对于网络游戏平台的约束是动了真格。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也有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应当说,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也是“双减”的重要内容之一。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但是未成年人的自控力不足。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每天玩游戏的时长远远超过了1.5小时,沉迷游戏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从加强对网络游戏平台管理层面去解决这一问题,是真正的打蛇打七寸。而“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以及“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实彰显了此次国家管理部门的决心。
近年来,“打游戏可以赚钱”“打游戏可以养活自己”的声音和论调有些抬头。的确,在媒体报道的个别案例中,许多未成年人靠打游戏也能得到一些收入,但游戏毕竟是游戏,游戏玩家即便算得上是一种职业,也应该与未成年人无关。但许多网络游戏平台,就是希望更多的未成年人进入,并且没有分寸地在里面花钱。这显然已到了必须约束管制甚至是处罚的地步。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监管,也需要家长和学校负起责任。作为家长,对于玩游戏的孩子,必须要“瞪起眼”“红起脸”,不能溺爱。孩子玩手机、玩电脑的时间,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定;家长的微信与支付宝的密码,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能给孩子透露。对于学校尤其是初中高中学校而言,许多学生是有手机的。如何让孩子拥有手机却不沉迷于网游,是学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宿舍管理员们要花大气力解决的。
沉迷网络游戏就好比成长中遇到的关卡怪物,只有打掉它们,未成年人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英雄。(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