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交通运输作出积极贡献
乘飞机、坐高铁、自驾游……如今,越来越多的出行方式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历经多年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中国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交通运输发展成果丰硕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历史性成就——
综合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六轴、七廊、八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空间已初步形成,高速铁路对百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95%,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以上的地级市。
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以高铁和航空为主的大容量、高效率快速客运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动车组列车承担了铁路客运量的70%,民航航班正常率连续三年超过80%,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货运结构不断优化,2016—2020年铁路在货运量的占比由7.6%增加到9.8%,水运占比由14.5%增加到16.4%。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覆盖中国300多个城市,日均完成订单量2000万单。
“民航业在改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优化营商环境、拓展致富之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航空人口2.1亿人,脱贫地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12年的2800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7800万人次,增幅超过170%,航空服务已覆盖82.6%的脱贫地区人口。
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路网规模质量快速提升,新增投产铁路运营里程5.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新增投产营业里程3.1万公里,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货运周转量等主要铁路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交通运输安全绿色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公交车达46.6万辆,占城市公交车总量的66.2%。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74.9%,高速公路路面废旧材料循环使用率达到95%,快递可循环中转袋的使用率达93.8%。
便利出行,带动增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农村公路的建设,既便利了人民群众日常出行,也有效带动了农民创收增收。
“农村公路是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性设施。”李小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5.7万公里。目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38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4.3%。“去年,我们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惠及5亿多农民群众。”
随着电商产业不断成熟,不少农民如今当上了带货主播。日益完善的物流体系,为快递下乡进城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已经全面建成。”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近年来,邮政普遍服务的均等化基本实现,营业网点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建制村全部实现直接通邮。快递网络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8%,直接投递到村的服务比重超过一半,重点地区快递服务的全程时限缩短至58小时。
“通过推进快递下乡快递进村,现在全网每天有1亿件包裹是到农村的,大大提升了农民购买工业日用品的便利程度。”马军胜说,下一步,将紧锣密鼓推进“快递进村”工程,通过“寄递+农特产品+合作社”模式,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销售贵的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交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李小鹏介绍,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此,要实现“三个转变”,打造“四个一流”。
“交通的发展,要从过去追求速度和规模向着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从过去单纯依靠要素的支撑向着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支撑转变,从过去铁公机水邮单项发展向着综合交通融合发展转变。”李小鹏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要遵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和经济的价值导向,打造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李小鹏表示,下一步,将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围绕便捷化出行,加快构建协同融合的一体化服务系统;围绕快速化出行,加强以高铁、民航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的城际快速客运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围绕舒适化出行,巩固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围绕普惠化出行,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客运从开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转变,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