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全民健身拉动体育健身产业发展 科技加码新赛道

2021-08-22 09:26:04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5万亿元。

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国内体育企业深耕产品研发,优质产品“圈粉”无数;人们在不同的运动方式中,感受健身的酣畅淋漓;各地体育设施场馆不断完善,智慧化升级让健身更加便利。在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新风潮不断涌现。

骑行爱好者在河北迁安五重安乡万宝沟村参加骑行活动。新华社发

新装备背后的新需求

【案例】“我在网上买了个运动手环,戴在手上可以监测自己每天的运动状态和健康指数。”江西吉安吉州区市民戴军已经从最初的传统健身方式,转化为利用运动手环记录健康指数。运动手环能更好地监测步数、里程、卡路里消耗、心率等健康数据,帮助管理运动目标。“我每天在运动手环的记录下跑步、健步走,运动更有规划和效率。达到目标后,还能在朋友圈晒步数,鼓励和监督自己坚持运动。”科学有效的健身方式,让戴军更热爱运动。

戴军的选择是当下运动智能化风潮的缩影。随着全民健身火热,人们对科技含量高的健身器材的需求不断增长。京东“618”数据显示,智能家用健身器械成交额同比增长485%,其中,智能健身镜、智能跳绳、智能动感单车位居最受欢迎的智能健身单品前3名。苏宁“618”大数据显示,跑步机、速干衣、健身魔镜等运动器材交易额同比增长169%。

更智能、更有科技感、更有功能性等消费需求,为体育企业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如何紧跟运动装备消费热点的新变化?如何满足不断提升的新需求?

在运动服饰领域,速干、透气,抗菌除味,减小运动摩擦,注重运动需求等成为科研投入的主攻方向。

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中国运动员的领奖服被很多网友点赞。据设计者叶锦添介绍,衣服大面积采用高针高密度复合材料,具有抗菌抗静电功能,抗皱抗起球工艺,同时拼接多种不同功能的面料,保证透气性和运动功能性。这件融合了设计感、科技感的领奖服,激发了很多网友“买同款”的购物热情。

在跑鞋研发领域,近年来,国内运动厂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出了一系列碳板跑鞋、缓震技术、“大数据”跑鞋。

匹克、特步等运动品牌推出的全掌碳板跑鞋,落地时给予脚掌充分支撑,能稳定跑姿,减少脚后跟晃动;从人体运动医学、智能运动、材料力学三个方面出发,鸿星尔克推出的“人工肌肉科技”跑鞋,比普通缓震跑鞋更软、更弹、更轻;安踏和咕咚合作推出“大数据”高端跑鞋,基于用户运动大数据研发,解决跑者运动中的实际问题。

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中心主任厉彦虎表示,随着科学运动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家对运动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这种需求已经不仅是希望在运动时穿一双漂亮的跑鞋,而且是对运动科技的关注,希望衣服和鞋子对于运动有保护和助力作用,从而拥有更优质科学的运动体验。

新需求不仅推动了运动装备的科技化转型,也激发了新爆款产品的诞生。

近期,智能健身镜突然成为“网红”产品。在普通镜子的外形下,健身镜内置健身课程,加入的AI智能算法,可以追踪用户运动轨迹,纠正错误动作,用户可以在指导下实现居家健身目标。

从健身环到智能跑步机再到智能健身镜,在运动装备领域,智能化装备的推陈出新已经成为常态。

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2020年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29483亿元,增加值为11248亿元。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规模最大,增加值为2562亿元。

面对全民健身带来的,对更优质、更智能的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计划》提出,促进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

“年卡制”与产业模式升级

【数据】日前,乐刻运动发布数据显示,从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以来,会员到店健身的频次较往期相比提高约两成。其中,广州的增速最为明显,达到23%,北京、杭州分别以20%和19%的增长位列第二、第三。

位于浙江杭州某商场内的一家健身房里,跑步机、器械区,不少健身爱好者正在锻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京奥运会后人们来健身的频率有所提高。一般下午六七点后是人们锻炼的高峰期,跑步、力量训练、瑜伽等课程最受欢迎。

近年来,健身人数逐年增长,人们对健身方式的需求也更多元化。工作人员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私教课,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此外,舞蹈课、普拉提、泰拳等课程也有越来越多人预约。

《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数为44305家。健身会员数约为7029万,在14亿总人口基数下,健身人口渗透率约为5.02%。与同期欧美水平相比,我国健身行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在产业发展中,年卡制、重销售轻服务等问题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在新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下,健身房的商业模式正在不断迭代更新,涌现出私教工作室、团课健身房、24小时自助式健身房等新业态。

而在广东深圳,室外智能健身房正在加速建设。一些体育馆、公园、社区里,公共健身设备不断完善。市民可以通过设备进行体质测试,使用智能竞赛车、高拉推举双功能训练器等智能健身设备进行锻炼。深圳市宝安区体育中心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开放后,已迎来17万人次的锻炼热潮。

《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能体育等体育产业,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在户外体育运动领域,从参与赛事,到体育休闲旅游,新兴的产业模式更为多元。

自8月8日全民健身日以来,福建厦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线上赛事。10公里线上跑、线上趣跑两个项目,在4天的时间里得到1000多名运动爱好者的积极响应。

除了参与线上运动会,马拉松、越野跑等赛事的参与人次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国内马拉松赛事举办场次呈爆发式增长。2019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规模赛事1828场,同比增长15.6%,总规模达712.56万人,场均规模3898人。

前往体育休闲特色小镇,在旅游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也成为流行的选择。在贵州六枝特区牂牁江体育特色小镇,滑翔伞训练基地、运动训练基地等,为游客提供了体验滑翔伞、皮划艇等多项运动场所;江苏苏州太湖体育运动休闲小镇,则建有足球运动中心、棒球训练基地等体育设施;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区,依托雪场打造的冰雪特色小镇、运动小镇已经成为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滑雪等冰上运动的热门目的地。

新业态与智慧化提质

【服务】线上预约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场地,体验“足不出户、提前预约、扫码进场”等便捷服务,随着西河智慧体育公园正式开园,福建福州鼓楼区的市民享受到智慧体育带来的健身便利。走进公园,站在步道入口处的大屏幕前,系统就可以自动分析市民的运动信息,并给予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和指导;园区内设置的智能户外体测仪,可以在一分钟内,测量体重和体脂肪量;园区平台中青少年培训及相关产品服务的资源,可与其他机构智能共享。

从普通的体育公园,到智慧化公园,这种转变如何实现?据工作人员介绍,园区通过大数据+智慧管理+智能设施等模块,建起智慧管控平台,可实时监控园区及鼓楼西片区“15分钟健身圈”运动场地内的人流、安全、环境等状况;云平台软件系统可实现对门禁、灯光、广播等设备的在线管理;在线预约服务平台可提供提前预约等便捷服务。

不仅在福建,当前,全国各地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正在提质加速,实现智慧化升级。在广东东莞,滨江体育公园智能健身体验园也于日前开放。据东莞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介绍,计划年内建成不少于6个社区体育公园,逐步向各镇街推广体育设施智能化建设。浙江舟山市体育中心对游泳馆进行了全面智慧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全程数字化操作,提供线上预订、查询、支付、导航等功能,为健身的市民提供了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2021年中国体博会上发布的《2021全民健身体育公园研究报告》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体育公园发展正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升级之路。截至目前,部分省市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广东、江苏和重庆等地着力发展社区体育公园,共建成社区型体育公园近3500个。各地体育公园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体育公园建设呈现出区域化集中发展的新态势。

为促进服务提质升级,《计划》提出,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控制大型场馆数量,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提升场馆使用效益。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运用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邱汝表示,构建包括体育公园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设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