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打造商圈经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2021-08-16 09:59:09

 

来源:中国网

范永茂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日前,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在网站发布通知,就《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提出,在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和城市更新改造,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和商业街,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世界顶级商圈。可以说,这份意见的出台是国家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冲击有力举措的重要一环。

我们知道,投资、外贸和消费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改革开放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外贸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而消费的作用相对较小。一是因为供给侧方面的有效供给不足,未能充分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二是因为消费的档次和层级转型升级不够及时,无法充分释放群众的消费需求。在新冠疫情还在全球肆虐的今天,国外需求萎缩,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对出口带来重大冲击。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摩擦加剧,中国企业受到打压和围猎,大国竞争和博弈越发激烈,国际外循环受限受阻。在这种背景下,中央适时地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主体是国内大循环,而要做好国内大循环,刺激国内的消费市场、释放国内的消费潜力,发挥中国国内市场优势无疑是必由之路。而这次商务部提出城市商圈建设意见就是在构建“双循环”格局下,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激活内循环的发展潜能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又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全球超大规模市场,还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扩大内需和消费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应该通过稳定和激活内需,扩大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城市商圈指导意见明确了不同层级城市商圈建设的功能定位:超大城市要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和商业街,提升高端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世界顶级商圈;特大城市要引入商旅文融合型设施,集聚高端功能,形成体现城市活力的核心商圈发展格局;大城市要推动商业资源集聚,逐步疏解批发功能,增加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打造多元时尚的消费中心;中小城市要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提升休闲娱乐、特色餐饮等功能,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核心商圈。也就是说,超大城市要做“顶级”,特大城市要做“高端”,大城市要做“多元”,中小城市要做“特色”,以差异化的格局有效释放不同类型和层级的消费需求。

这种差异化的城市商圈划分指导意见符合城市经济的规律,等于把不同类型的城市做了部门化的区分。超大和特大城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的基础部门,向城市外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而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则被看成是城市的非基础部门,主要向本市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这样分工更有利于扩大开放,吸引更多外资企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

该建设指南意见稿还就智慧商圈试点提出了建议,要建设商圈大数据平台,推动商圈数字化改造,丰富智能化场景应用。这也是基于中国的互联网移动应用技术和物流水平世界领先的客观条件的选择,也意味着打造顶级商圈不能走过去大拆大建的老路,必须要推动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引领世界消费方式和趋势的变革。通过这种引领,也能更好地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跨境自由流通,加快推进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国内大循环构建必要的要素和产业支撑能力。(责任编辑:唐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