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2100亿元 创纪录的“买买买”大戏节后再续?

2021-06-12 09:26:03

 

来源:证券日报

北向资金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活力和潜力的认可。

5月份以来,北向资金创出两项历史纪录。首先是在5月25日,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金额达217.23亿元,创出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A股金额的历史新高。此外,今年以来截至6月10日,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规模超过2100亿元,达到2179.16亿元,不仅超过了2020年全年水平,更是刷新了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的同期纪录。

端午节假期后,连续九周实现净买入的北向资金是否会继续加仓A股呢?《证券日报》记者从北向资金持股情况、相关个股业绩表现等多维度入手,进行梳理分析,并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解读分析其中的投资机会,以飨读者。

北向资金连续九周净买入 抢筹33只个股扎堆五行业

本周(6月7日-6月11日)北向资金再次实现净买入29.31亿元,这是连续第九周实现净买入。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主要是因为海外过度‘放水’,人民币升值的环境下,人民币资产更具备保值升值空间。”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发现,5月份以来截至6月10日,共有56只个股现身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33只活跃股期间处于净买入状态,北向资金投资风格主要偏向食品饮料、电子、医药生物、银行、电气设备等五行业,涉及个股数量分别为5只、5只、4只、3只、3只。

陈雳进一步指出,“从行业流向来看,除了传统制造(例如三一重工)外,北向资金对于白酒、新能源、金融等各行业均有所配置。从投资风格上看,北向资金更具备长线投资眼光,通常采用网格交易法的方式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逐步买入,早在4月份市场还未企稳时,北向资金就已经在持续流入。从选股风格来看,北向资金更青睐行业龙头企业,在确保一定安全性的同时,享受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从北向资金近期流入的板块来看,除了传统重仓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银行等大消费与大金融板块外,北向资金对科技成长品种的配置偏好也在持续提升。”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持仓排名来看,食品饮料与医药生物等两行业依然是北向资金的绝对核心资产,持仓市值稳定在第一名、第二名,对银行板块的加仓力度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明显有所提升。近期对维持高景气度的电气设备、电子板块等也有持续的买入情况,表明资金仍然看好我国科技成长领域的投资价值,尤其是具有一定优势的电气设备板块,近半年净买入额超过530亿元。”

统计显示,在上述33只活跃股中,5月份以来实现北向资金净买入的食品饮料与医药生物等大消费类个股共有9只,占比近三成。其中,5只食品饮料股期间呈现北向资金净买入态势,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伊利股份、洋河股份,期间累计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分别为67.16亿元、37.61亿元、4.72亿元、3.20亿元、1.39亿元。

陈梦洁进一步指出,“从配置结构来看,北向资金的风格偏好依然以长期价值投资为主:一方面,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领域依然是北向资金的‘核心资产’,保持重仓配置;另一方面,对未来行业空间大、景气度高和有政策红利的板块保持着坚定配置。”

对于后市投资逻辑,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下欧美及东亚等地区的疫情形势仍存不确定性,对当地经济的全面恢复存在较大影响,而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同时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估值水平处于低位,仍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电子、软件、医药生物及精密制造等行业的需求量大增,业绩有较好保障。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渠道更加便利,外资的配置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行业受益于内需消费,是A股市场的牛股聚集地,随着居民人均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升,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属于长期景气行业,是未来业绩确定、增长确定的优质赛道。电子行业已经进入高景气周期,叠加政策支持,有望维持长期景气。”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文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超六成北向资金加仓股实现上涨 大单资金反向操作以卖出为主

5月份以来,北向资金不断流入A股市场,根据同花顺沪股通和深股通前十大活跃成交股名单来看,总共涉及56只个股。其中,有33只个股期间获得北向资金净买入,具体来看,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隆基股份、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6只个股期间获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均超25亿元。

市场表现方面,5月份以来截至6月11日收盘,上述33只个股中有22只股价实现上涨,占比超六成。具体来看,有17只个股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涨4.15%),其中,中远海控、上海贝岭、中国宝安的期间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1.58%、34.61%、34.32%;亿纬锂能、康龙化成、士兰微、科大讯飞、复星医药、万华化学、隆基股份等7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10%。此外,中远海控、上海贝岭、中国宝安等3只个股在此期间的涨停天数居前,分别涨停3天、3天、2天。值得关注的是,招商银行股价在6月4日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58.92元/股;康龙化成股价在6月11日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99.78元/股,表现出色。

与此同时,对于北向资金看好加仓的股票,更多大单资金在股价上涨后选择落袋为安。同花顺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截至6月11日,在上述33只北向资金加仓股中,仅6只个股期间呈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余27只个股均呈不同程度的净流出态势。

总体来看,上述33只个股期间大单资金净流出588.44亿元。其中, 洋河股份、招商银行、中国宝安、上海贝岭、康龙化成、京沪高铁等6只个股期间获得大单资金净买入,净买入额分别为11.05亿元、6.51亿元、5.42亿元、4.07亿元、1.49亿元、0.39亿元;格力电器、中远海控、伊利股份、美的集团、复星医药、兴业银行、五粮液、隆基股份、迈瑞医疗等9只个股期间大单资金净流出额均超25亿元,资金流出状态明显。

对于大单资金与北向资金的动向差异,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孙恩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单资金流出更多的是一种短期行为,在短期大幅获利的情况下,从投资效率角度考虑,部分资金会选择暂时退出,规避波动的风险。但是北向资金投资属于一种长期行为,在人民币升值、我国经济长期向好以及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北向资金布局A股的势头有增无减,这样做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全球资产配置,另一方面是为了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

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市场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板块及个股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分化现象,随着端午节假期的来临,这也是部分市场资金流出的一个原因,不过这部分资金预计节后还会重新流入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需要进一步做好选股工作,只有持有基本面有支撑、估值又具备一定安全边际的标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部分市场资金的流出,也有机构提醒投资者注意控制风险,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大道兴业投资基金经理黄华艳表示,北向资金布局的股票大多是各大指标股,变盘节点基本属于拉升后的下跌临界点,投资者如果把握不好节奏可能就会被套。

常态化高仓位成趋势 北向资金年内持股规模增长14.5%

对于近期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的原因,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第二,以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中美利差加大,第三,中美股市估值出现分化,A股部分行业板块的估值吸引力较强。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6月10日,北向资金持有2218只A股,合计持股数量为972.49亿股,与2020年底合计849.36亿股的持股数量相比,增幅达14.50%。以持股占比统计,有49只标的股的北向资金持股量占其总股本的比例在10%以上。

圆融投资股票部总经理王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向资金分为配置型资金和交易型资金,今年流入的北向资金多为配置型资金,其主要思路是逢低配置A股资产,而非短期博弈或套利,在资产价格合适的时候买入是常态操作。整体来看,A股不少稀缺资产对于海外资金具有吸引力。

尽管北向资金净流入成为“常态”,但是与市场其他资金并未形成合力,除5月25日大单资金净流入外,最近13个交易日大单资金始终呈现净流出态势。

沃隆创鑫投资基金经理黄界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他部分资金略显犹豫,主要还是对全球流动性收紧的担忧,特别是周四美国公布5月份消费物价同比上涨5%,超过预期,创2008年8月份以来最大涨幅,通胀不断走高明显干扰资金风险偏好。

“之所以会出现北向资金和其他部分资金方向不同步的情况,是因为北向资金所处的环境不同,对风险和预期回报有较大差别,投资者组成结构以及投资理念也有较大区别。”夏风光说。

目前,上证指数依然处于围绕3600点整数关口保持震荡蓄势的过程,上有前高3630点附近的反压、下有3550点附近成交密集区的支撑,端午节后还需要重点关注A股经过充分区间震荡后的方向选择。

黄界峰表示,今年我国经济恢复良好,经济基本盘扎实稳固,且宏观调控手段充裕,因此中长期看资本市场依旧稳定向好。6月11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重回万亿元水平,上证指数距离3600点仅一步之遥,绩优权重股频频异动,未来将不断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北向资金也有望持续流入。

王将认为,短期而言,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落地,市场关注的焦点是6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表态和措辞;中期来看,7月份开始重新进入业绩窗口期,或能指引下一阶段的结构性机会。

北向资金加仓股获机构同步持有 半数以上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100%

从业绩角度看,5月份以来获北向资金加仓的33只个股整体业绩水平良好。《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上述33只个股在2021年一季度的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51.95%。除一只个股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外,其余个股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高达96.97%。

具体来看,中远海控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2539.47%;中国中免(1234.30%)、士兰微(876.26%)、兴业证券(494.12%)、北方稀土(431.01%)、药明康德(393.96%)等18只个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也均超100%,占比超50%。

截至6月11日,上述33家公司中有4家率先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全部实现业绩预喜。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在这4家公司中,立讯精密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为30%,预计净利润上限达到32.99亿元。

对此,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北向资金擅长在估值具有一定安全性的情况下,把握业绩有望改善和业绩持续向好等因素带来的投资机会。”

再从机构持仓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33只北向资金加仓股均被机构持仓。从持股机构家数来看,贵州茅台被1787家机构持有,数量最多;五粮液(1229家)、招商银行(1020家)、中国中免(877家)、美的集团(862家)和兴业银行(767家)等21只个股也均被100家以上机构持有。

从机构增持角度看,截至一季度末,在上述33只北向资金加仓股中,共有3只获得机构增持,其中,京沪高铁获得机构增持数量最多,具体增持数量达到213.59亿股;中国宝安和隆基股份也分别获得机构增持1.46亿股和0.64亿股。从机构持股市值变动角度来看,机构持股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京沪高铁,与去年同期相比,机构持股市值增加1251.88亿元;此外,招商银行(958.47亿元)、平安银行(370.86亿元)、兴业银行(332.13亿元)、中国中免(240.01亿元)等4家公司的机构持仓市值也均增长超100亿元。

刘有华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动,A股市场价值投资风格愈发明显,基本面好的公司往往会获得机构抱团持有。社保基金、险资等机构和北向资金都属于长期价值投资者,投资风格极为相似,在持仓标的的选择上趋近。”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也基本认同以上观点,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向资金和保险、社保基金等,在最近几年表现出风格趋同和投资抱团的态势,这是因为其基本同属于长线资金,重视基本面,专业性突出,所以北向资金的投资标的往往会受到机构更多的关注调研、更好的评级,甚至被提前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33只个股中,机构在近30日内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的个股达到29只,占比87.88%,其中13只个股被机构看好评级次数在5次及以上。具体来看,迈瑞医疗期间被机构给予看好评级的次数最多,达到14次;洋河股份和伊利股份期间均受到12次机构推荐;此外,隆基股份(10次)、亿纬锂能(8次)、五粮液(7次)、韦尔股份(7次)和万华化学(6次)等10只个股也获得5次以上机构看好评级。

总而言之,“外资近期流入品种大体具备两方面特征,一是行业企业经营处于修复改善或者是提升的景气周期,二是估值较为合理。”袁华明说。

刘有华表示,“北向资金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其动向对A股市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北向资金青睐的标的和行业,更容易获得资金的关注,从而会有较好的表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