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助力信息产业发展
高一鸣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轻轻泊入中国的太空母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唇齿”轻叩,珠联璧合,泊舟之从容,让人几乎忘了这是两个以约二十倍声速飞行、总重三十多吨的物体;黛黑为幕,掩去深邃,让人几乎忘了这是在数百公里高、温差数百度、环境极端复杂的太空。
航天器在太空要面对交替出现的极热极寒,但内部温差要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障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特别是对于空间站、飞船等载人航天器来说,内部要控制在航天员体感舒适的温度区间。而航天器的“空调”——热控系统本身又不能太重。这一切限定条件,让航天热控技术难上加难。
如今,在通信、大数据等行业,支撑当代社会运行发展的许多大型电子设备都面临严峻的热控问题。专业人士表示,热控问题是制约5G设备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早在半个世纪前,中国航天就在重大任务的牵引下建立了自己的热控队伍,热控也成了中国航天为数不多的“起步即一流”的专业。比如,1972年,国际上尚未广泛应用热管技术时,中国航天人就已研制出宇航级热管。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航天的热控“铁军”不仅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的热控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取得了一批国内国际首创成果,还将航天热控技术转化至其他领域,助力国内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
自动控制也是航天先行应用的关键技术领域,被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所重视。在我国,导弹、火箭、卫星是最早应用复杂的自动控制技术的装备。近几年,从嫦娥四号着陆月背到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再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从38万公里到数亿公里,航天器要精准着陆在一小块区域,每一步都千钧一发,必须由航天器自主识别风险,主动规避,这些都离不开自动控制技术。
除了神舟、嫦娥、天问这些举世闻名的空间探索工程,航天人更多的精力仍放在利用空间上,放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上。中国航天在这些领域的成就,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逐步走向世界,服务全人类。
2019年,北斗全球系统核心星座组网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遥感卫星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于新一代大型卫星平台研制的实践二十号卫星也成功上天,进一步验证高通量卫星通信等技术。2020年,我国的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和其他航天应用技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先进技术支撑,这场仗该怎么打?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体现着航天技术先行一步的重要意义。
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到天问一号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单程绕、着、巡”火星,再到中国空间站在环境噪声控制等方面达到或优于国际空间站水平……中国在极为有限的航天投入中,尽可能地为人类照亮空间探索盲区,实践性价比更高的空间探索方式,创造更优的外空生活条件。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到“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航天为代表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志存高远,步稳蹄疾。(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