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将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科创产业成内循环重要抓手
华为到底进不进造车局?此悬念终于在4月中旬揭晓,华为在上海官宣发布纯电轿车:极狐阿尔法S。这款带有“生而破界”广告语的国产车,由北汽量产制造,由华为全程技术供给,其搭载了诸多华为自研专利,例如激光雷达、鸿蒙OS系统、ADS高阶自动驾驶等。因有各种亮眼技术加持,有业界人士称之为“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
不难看出,华为将通信领域的创新成果几乎悉数应用于极狐,并通过与北汽联手打通了纯电轿车从外观设计、量产发行,再到核心部件、车联网系统、自动驾驶的开发闭环。这不仅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重要的本土创新活力、重塑了国内此领域的科技天花板,还将为一些造车玩家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设施。
实际上,华为凭借自主研发技术已带动国内多条产业链发展,减轻了对外依赖度,同时也让本土市场聚合更大消费引力。比如鸿蒙系统、麒麟处理器、以及5G基站芯片“天罡”等,它们在个人消费领域或通讯网络终端都拥有理想的适配应用范围,像是智能家居、手机等等,并都获得了理想的市场数据,而此番进阶造车,可能会再次凭借诸多黑科技、产品势能,助力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向内闭合,继而激发内循环增长活力和质量。
不难看出,想要落实高质量内循环的构建,新兴产业的崛起是关键所在,华为只是先行者之一。当下,我国拥有充分的内需潜力,生产产业链也相对完善,已有形成内部大循环的初始条件,所以需要更多华为这样的技术引领者,凭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基建上的不断创新,推动技术和产业供应链成长。
与此同时,还应强调更充裕的有效投资,并帮助企业进行商业资源整合,以维系各个新兴产业链的长远发展,让好项目释放应有的潜力。在这方面,近年来已涌现一些实力过硬、资源充分、模式亮眼的赋能加速平台,它们细心挖掘了众多高潜力、有活力的中小科创企业,让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更好更快,在经济内循环之路上,聚集起更多“星星之火”,天九共享集团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员,它所创造的一些成绩,真实反馈了新经济时代各个产业结构从闭合到开放的形态演变。
比如在“2020中国独角兽嘉年华”开幕式上,有一批已经规模化的独角兽级企业,在现场与天九独角兽企业加速器签约合作。此外,还有56个已签约的独角兽、准独角兽项目同台出现,展示自身的商业价值并主动寻求合作机会。它们这种恳切抱团的态度,已然反馈出新经济赛道最重要的生存信条是相互赋能,而非单打独斗,通过进入天九独角兽企业加速器,连接120多万名企业家资源,让自身融入共创、共享、共赢的联营增长“新大陆”。可以预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内循环的“长征”中,这些新势力将形成重要的创新网络,对于后来者具有较高的样本参照价值。
诸多创新项目突破瓶颈、获得增长,体现出类似天九共享集团这样的赋能机构,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后台模式”,而是更为高效、全维、灵活的“中台模式”,因为前者只是让无数企业获得独立服务,后者则是盘活无数企业资源,实现共创共享共赢。所以在新经济时代,赋能平台也是一处新基建,让经济转型更加优雅地“着陆”,最终推动经济内循环落实。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企业联合会原执行副会长冯并曾在“2020中国独角兽嘉年华”活动上阐述了高质量赋能加速的重要性。他认为,高度重视和孵化独角兽企业将为产生更多真正有质量的全球500强企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中国经济一个极为重要的努力方向。然而我们的独角兽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离不开专业投资机构的支持,只有穿上各位资本大咖带来的“水晶鞋”,才能变成光芒四射的“公主”。
嘉宾所分享的观点,与天九共享集团目前的事业重心高度相关,均是将创新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视为经济转型的一个关键所在。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企业联合会原执行副会长冯并认为资本与独角兽相辅相成
据统计,目前天九独角兽企业加速器内正在加速的独角兽、准独角兽项目,已经超过300个,它们均来自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新零售、新电商等新经济领域。在新经济时代,它们也许就是各自领域内下一个华为的雏形,它们的成长壮大将直接让产业结构大变样,在全新的创新语境下,推动国内大循环进一步高质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