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对三千余个在建工地实施智慧监管:工地扬尘超标、裸土未覆盖等行为
5月2日,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为了强化建设工地扬尘管控力度,成都市住建局建立了工地管理的智慧化长效机制,推进建设工地精准管控。目前,房建、市政项目已接入3242个,河道整治、拆迁工地、公路建设、绿地建设等类型项目正在按要求进行接入全覆盖。
采用“设备+黑匣子”进行智慧工地监管
采集业务数据、精准锁定隐患
事实上,智慧工地的制度建设方面,成都市住建局出台了一份指导性文件和多份专门管理文件。指导性文件确定了智慧工地建设的方向;配套文件则根据实际需要,嵌入式地完善了智慧工地体系。这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智慧工地管理的主要支撑文件和具体内容,指导成都智慧工地的探索和实践。
为了保障智慧工地建设顺利运行,成都市住建局还获批成立了“建设工地事务中心”作为专门工作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开展建设工地线上巡查和日常值守(7天×9小时)。
在智慧工地的监管方面,“智慧工地的监管采用设备+黑匣子的方式”。据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管过程中,通过布置在施工现场的监测设备,如扬尘监控设备、运渣车管理设备等,进行采集现场业务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校验和存储后,根据指标进行数据建模,实现现场各数据的统计查询及深入挖掘。
根据结果,系统会锁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等隐患,并提示预警。预警信息直接通知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责令限时整改或信用扣分。主管部门将对责任主体整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抽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今年4月份起,成都市住建局对施工现场管理好的工地进行信用激励。
智慧工地有哪些应用场景?
文明施工、智能识别,甚至考勤管理……
据成都市住建局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的工地智慧化建设已建成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考勤管理、智能识别、活动保障、综合分析、历史回顾八大类应用场景,具体细化为线上巡查、视频连线、夜间施工、智能识别、质量检测、安全预警等25个应用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环境治理、违规行为管理、远程调度、人员管理等监管效率。
这些应用具体都是如何实现的?
例如在“施工环境监管智能化”方面,利用施工现场远程高清视频监控、智能采集设备,可以对施工扬尘超标、裸土未覆盖、车辆带泥上路、违规夜间施工等实施动态监测。将监测情况与环境部门、审批和监管部门数据联动后,可实时对超标、违规事项进行预警。在这一应用中,预警信息会发到项目管理人员处,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在智慧工地平台上传;对于较大的问题,同时将预警信息发项目监督机构,监督机构现场核实问题情况。同时,强化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如中、高考期间)、重要场所周边施工扬尘、噪音的管控,营造干净、宁静环境条件。(如,今年已经发现道路积泥积尘问题151起,裸土建渣未覆盖329起)
在“违规行为分析规范化”方面,将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违规行为的识别取证,实现在施工现场较为复杂的作业背景下,对运渣车、市政道路建设超期占道打围、混凝土生产及使用过程质量违规、塔吊运行违规操作、安全带(安全帽)佩戴使用不规范、危险区域闯入等行为进行识别和预警,促进施工单位规范施工行为。
“远程调度监督日常化”也是成都工地智慧化建设的一大应用。具体而言,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远程调度功能,可实现施工现场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视频连线,实时全覆盖察看、掌握全市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紧急处置情况,并保存监管全过程录音录像,让监督检查与现场处置透明、阳光。
智慧工地能达到哪些治理成效?
联动机制、自动管理、无感监管
“成都市采用传统监管模式仅可实现全市施工项目每月20%-30%的现场检查率”,据成都市住建局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智慧工地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周内实现线上在建项目全覆盖滚动检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智慧工地管理方式,是如何提升管理效率的?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线上线下联动、市区两级联动、市场现场联动、跨部门联动”等协同工作机制,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监管的扁平化、快速化,对施工现场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现对建设工程现场的智慧管理、智慧处置,能大大补充人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真正实现24小时全方面监管,如对扬尘、运渣车、夜间施工等的管理,实现了监测、预警、信用管理全部自动完成。
此外,通过智慧工地系统不仅强化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同时也减少了对施工现场的干扰。自动监测、线上巡查时刻存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把文明施工和规范施工的压力切实传递到项目和作业人员,提升一线人员的文明施工意识。促使企业安排管理人员到作业面督促施工人员严格规范操作,减少建设工地污染隐患。
“目前成都市的智慧工地建设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将深入拓展智慧工地的应用场景,推动提升工地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实现让施工现场更文明、建筑品质更可控、行业管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