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期货: 稳健的货币政策下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表现如何?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应科学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和节奏。
在1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被业界视为是下阶段货币政策的“风向标”。《报告》梳理了货币信贷、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运行等方面情况,也指出下一阶段主要的政策思路。
《报告》指出,总体看,我国宏观政策的力度是合适的,较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增长,有效填补了疫情冲击下的全球防疫物资等必需品和其他工业品的供给缺口,为国内外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
每个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重头戏”,就是对下一步货币政策取向的表态。对比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本次报告延续了上季度对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展望。
而展望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报告》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根据宏观形势和市场需要,科学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
同时,加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直达性。重视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促金融机构更好地将LPR嵌入贷款FTP 中,增强贷款内外部定价与 LPR的联动性,用改革的办法促进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和合资管认为,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多次降息不同,未来LPR降息的动力更多地来源于加点幅度的压降,而不是MLF利率的下降。加点幅度主要取决于各报价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观察货币政策松紧看两大指标
观察货币政策的松紧,关键还是看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只要保持了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就说明银行货币创造的市场化功能正常发挥,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适度的。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为银行货币创造提供支持和约束,银行贷款创造存款货币时,要根据央行的要求将数量上等同于新增存款货币一定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转存为法定存款准备金,但中央银行并不是货币创造的主体。
拉长时间轴看,我国央行扩表幅度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扩表幅度大体相当。报告称,我国央行扩表始于本世纪初,属于外汇占款增长引起的被动扩表模式,对应基础货币增长主要来自于被“冻结”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降准会将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解冻”转为超额存款准备金,这可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支持货币创造,但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基础货币保持不变,甚至因银行把释放的存款准备金归还对央行的借款,短期内还可能有所减少。
和合资管认为,我国央行摆脱了外汇占款增长导致的被动扩表模式,货币政策自主性明显增强,银行作为货币创造中枢的作用充分发挥。且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2019年,对比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上升,突出反映了我国保持了正常货币政策且传导顺畅。
实现汇率在合理均衡上的基本稳定
报告的另一个专栏聚焦人民币汇率。报告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汇率弹性,注重预期引导,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今年上半年经常项目呈现顺差,资本项目呈现逆差,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特征明显。一方面,境外资本流入增多,改善了境内资产的持有人结构。另一方面,资本自主流出增多,主因是境内银行等主体自主增加境外资产,境内主体提高了境外资产占比。这种格局是健康的。”报告称。
当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明显,投资者对预期 变动比较敏感,一些消息面的冲击容易引发市场大幅震荡。只有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才能帮助对冲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冲击,保持货币政策自主性。
和合期货认为,我国是超大体量的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我为主,市场化的汇率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促进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进而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