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正加速推进
作为专业网络靶场提供商之一,赛宁网安联合业内漏洞挖掘平台火线安全,于11月10日正式启动“2020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提升公益宣讲”活动。据悉,此次活动以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为主场,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公益直播,为高校网络安全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和技术赋能。
专家指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正加速推进。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发展和新基建产业的加速布局,多元化、多样性、高质量的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实战型、实用型人才尤为紧缺。通过高校培养、产教融合、靶场演习和竞赛选拔等多种方式培养和选拔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变得愈加紧迫。
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巨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边界的逐渐模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和个人隐私都面临新的威胁和风险。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培养实用型网络安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在今年9月举行的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表示,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明显,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加强基础研究和掌握核心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网络安全竞争实际上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但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高层次人才十分稀缺。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70万。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年培养规模在3万人左右。据专业机构测算,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从业人员需求数量为150万人,2027年为300万人。当前培养的网络安全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网络安全需要基础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推广实用型人才,必须加快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教育,全面推动人才培养。
网络安全人才分布不均
根据记者调查,在网络安全人才紧缺的情况下,人才洼地分布、行业吸引力不均、市场需求导向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安全人才不足带来放大效应,使得人才不足的窘境更为凸显。
据了解,泛珠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洲、泛渤海湾三大区域是数字化人才的主要就业地。2019年国内“独角兽”企业分布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个城市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71.6%,与2018年的77.2%相比有所下降。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分布地扩散,高科技产业由特大城市向一类城市扩散,释放出人才吸引力,将缓解人才分布不均的状况。
多数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依然倾向于互联网行业,并且“独角兽”企业对网络安全人员更有吸引力。同时,由于对传统行业的认知不足和认知偏见,很多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并不倾向于进入传统行业。这种趋势造成人才流入的行业竞争激烈、择优入取,而另外一些行业则长期存在网络安全人才缺乏的局面。
安全企业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迫切,安全产业爆发式增长将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业格局。而源于传统行业的安全人才流入量低,产生了大量的安全外包需求,这是网络安全人才分布不均所带来的另一影响。
构建紧密协作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为有效解决网络安全人才不足的问题,关键还是以产业发展、商业实践、市场需求为动力和准则,形成政府机构、学校、企业等多方紧密协作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院长毛明表示,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相比,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数量和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应努力造就一大批创新型拔尖人才,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他说,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应立足于补齐中国网络安全人才及创新能力的短板。此外,由于网络安全具有地位特殊、应用广泛、技术尖端、对抗激烈、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人才培养必须体现这些特点并顺应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方向。
据了解,最早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州大学、赛宁网安等高校和企业发起的XCTF国际网络攻防联赛,旨在营造国内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逐渐形成带动效应,推动了网络安全竞赛在国内扩展,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网络安全赛事。
如同网络安全赛事,网络靶场对安全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在高校侧,网络靶场应用主要价值在于课程教学、实验环境、构建场景、技术测试、安全竞赛等。在企业侧,企业虽然具备了最为真实的场景、最为多元和复杂的安全设备以及工具,但持续进行人才培养毕竟不是强项。在校企合作方面,通过网络靶场来构建融合地带至关重要。
专家认为,网络靶场最大特点是用最低成本来容错。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快速弥补短板,构建新型竞争力。高校通过靶场形成“实验机床”,发挥人才优势,对合作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验证,做到在项目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企业通过靶场构建自身的“虚拟仿真”,无须担心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风险,形成具有企业特点的特殊练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