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行业:地方规划持续加码 氢能产业发展进一步加速
事件:
9月8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点评:
规划两步走,2025年实现氢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1万辆。按照《规划》,北京市将以2023年和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设立阶段性目标: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
多点覆盖,完善氢能产业链布局,实现京津冀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按照《规划》,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采用“一环一轴两区多点”的空间布局。“一环”是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挥房山区、天津和河北张家口区域的资源优势,形成多渠道、一体化环北京供应链。“一轴”将依托海淀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构建全国领先的氢燃料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标准。“两区和多点”是指在延庆和昌平作为北部重点示范区、大兴为南部重点示范区的基础上,逐步拓宽全市范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运行区域,带动跨区域的物流、长途客运等重点发展领域潜力的释放,形成多点覆盖,经济区域联动的发展态势。此次《规划》的推出将使得京津冀地区氢能源产业链的布局更加完善,同时大兴区政府还将与亿华通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系统项目,这也将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的落地,辐射京津冀氢能产业的发展。
多地扶持政策出台,氢能产业发展即将提速。目前中央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7项,前期地方包括上海、河南、山东在内的22个省市已经出台了30项扶持氢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此次北京市相关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和各地政府对氢能产业的重视,同时也预示着氢能产业进一步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产业政策的扶持将使得氢能产业的发展提速,在全国的版图布局也有望进一步拓展上游零部件、系统、整车、制氢、加氢环节等将迎来发展空间,氢站建设也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产销规模的持续突破也将推动燃料电池成本的降低。
投资策略:随着各地扶持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地,氢能源产业链布局将会进一步完善,建议关注具有先发优势的头部企业。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处于产业导入期,随着产业链向纵深方向布局,投资机会进一步强化,建议布局具有先发优势(已实现0→1)且未来有望实现(10→100→N)的头部企业,重点关注潍柴动力、亿华通、中通客车、雄韬股份、鲍斯股份、美锦能源、腾龙股份、道氏技术等,维持新能源车行业“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