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农林行业:辽参大规模受损导致行业供需再度收紧

2018-08-09 07:57:00

 

来源:渤海证券

近期高温导致辽参大规模死亡,损失产量近乎绝收。近期,辽宁连续高温天气致使海水温度提升远超海参适宜生长值,导致辽宁海参大面积死亡。据央视财经报道,辽宁省受高温灾害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经济损失68.7亿元,其中大连地区受损最为严重,大连受灾面积为63万亩,死亡率70%,损失产量4.41万吨,经济损失40亿元。辽宁海参养殖业本次损失严重,损失产量占辽宁海参养殖总产量的92%,近乎绝收,损失产量占全国海参养殖产量的67%,本次受损面积占辽宁海参养殖总面积的49%,占全国海参养殖总面积的29%。我们认为本次海参养殖主产地辽宁发生高温灾害对产业结构造成较大影响,行业供需进一步趋紧,利好参价上行。

直接原因系高温所致,根本原因在于“逆天”的养殖模式。辽参大面积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持续高温天气,而根本原因在于养殖户为追求高利违背海参生长的自然规律,采用浅水池养的养殖模式。辽宁池养海参贡献了全地区90%的产量,池养和棚养区别于底播和深海围堰养殖,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池养和棚养养殖密度高且通过定期投饵海参生长速度快,因此中小规模养殖户为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高养殖效益,纷纷选择用池塘来饲养本就娇贵的海参,看似聪明的做法最终遭受自然惩罚。底播和深海围堰养殖模式下海参生长海域较深,生长环境周围的海水流动性好,基本不受外界气温影响,因此本次采用底播和深海围堰养殖的规模养殖户基本未受影响。

辽参大规模受损导致行业供需再度收紧,助推参价进一步上行。

供给端:内外部因素叠加导致海参产能去化明显。国内海参行业在2012年之前经历了快速发展期,2003年-2012年全国海参养殖产量由3.90万吨大幅提升至17.0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7.85%,2003年-2012年全国海参养殖面积由4.75万公顷大幅提升至18.15万公顷,年复合增长率达16.05%。2012年之前海参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提速带动消费理念升级、购买力提升,海参从高端消费开始逐级向下渗透最终走向百姓餐桌,总结来看2003年-2012年是市场的快速扩容造就了国内海参产业的“黄金十年”。2013年至今国内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伴随着产能去化和结构调整。2013年-2016年国内海参养殖产量和海参养殖面积增速开始逐渐下滑,2016年国内海参产量20.44万吨,同比下降0.70%,首次出现负增长。2013年开始海参产量增长放缓进入平稳期的主要原因包括内外因素两个方面,外因方面,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限制“三公消费”、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部分需求受到限制,供需急转过剩参价承压,行业产能被动退出;内因方面,受前期规模快速、大幅扩张的影响,海域环境严重恶化,水域资源尤其是海珍品养殖资源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产能遭遇天花板。当前来看,行业养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单产水平提升空间不大,海域资源有限,这决定了海参高价向增产传导受限,此外,本次高温事件中辽参产量受损严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预计海参产量本年将大幅下滑,在新的产量水平上维持低速增长。

需求端:健康饮食理念日益增强,需求进入持续稳步增长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愈加重视,水产品不仅能提供高价值蛋白也能提供必需微量元素、矿物质和脂肪酸,而海产品有更多附加价值,因此水产品包括多数昔日归入奢侈消费的海产品、海珍品也日益被更多消费者选择,据万得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水产品年人均占有量为50.59公斤,同比增长3.02%,增速高于人均占有粮食量,近几年水产品的增速均高于粮食。总的来说,影响海产品需求变化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市场渗透率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收入提升、绿色健康理念增强)使得原有消费结构中不同部分的人群对水产品包括高端海产品的消费量增加,第二个是市场容量的提升,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群体在扩容,对水产品尤其是高端海产品来说,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有经济实力的中年以上人群和城市人群,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和15岁以上人口占比都在稳步提升,因此消费群在持续扩容。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认为国内海产品需求量将持续稳步提升,参考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的同比增速,海产品需求的增速或维持在5%左右。

价格:供给自发收缩叠加高温减产,需求持续平稳增长,参价景气确立。2011年之前,海参产品主打“奢食”概念,在高端消费市场掀起热潮,各大海参养殖加工企业的毛利润和增速均较高,随着厂商不断加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消费限制政策的推出,海参价格开始急转直下,从2011年220元/公斤的高位急速下滑,跌至2016上半年80元/公斤,5年内价格下降幅度超过60%,在海参价格下跌的过程中,行业开始自发地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参价开始回暖,同时该迹象也表明,海参行业产能去化已基本结束,且由于前期产能无限制的扩张对海域资源造成一定程度上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在行业技术水平已经基本成熟的情况下,未来产能的扩张只能维持在低速。需求方面,受市场渗透率提升和市场扩容两方面的影响,海参需求有望稳步增长。目前参价已经开始回暖,在供给自发收缩叠加辽宁海参减产的影响下,参价景气再获确立,四季度捕捞季有望冲击阶段新高,年内高点看至180-200元/公斤,对应当前价格涨幅为50%-67%。

投资评级:具备周期属性的海参养殖业务受益于参价上行,此外,我国海参产业链日渐完备,我们判断受近年食药安全危机影响,消费者自我养身防病意识的提升,绿色、集合安全、养身功能的海参相关产业将迎来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