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我国将从十大方面创新开展医疗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介绍,2015年起,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启动了首个三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三年来,全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积极落实各项措施,针对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瓶颈”问题,创新医疗服务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医疗质量快速提升、医疗服务更加可及、患者满意度稳步提高四大方面。
为切实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北京市积极推动并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高小俊表示,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相关要求,持续改进和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提高了预约率,就诊更精准。为方便患者预约就诊,推出了网络预约、电话预约和院内预约以及医联体内的预约,数据统计显示,北京市三级医院总体预约率超过61.8%,比2016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北京市属的22家三级医院,2017年的预约率超过了86.2%,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二、运用互联网,就医更便捷。北京市90%以上的医疗机构都可以提供健康知识的普及、咨询、自助打印检验单,大多数三级医疗机构可以打印X光胶片,60多家医疗机构可以进行电子支付,同时制作和发布了北京市111家三级医疗机构的电子地图,发布了149家儿科医疗机构的电子地图和35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子地图。
三、一站式服务,就医更简化。北京市有80多家三级医院设立了门诊服务中心,集中开展接待患者诊疗、咨询和投诉等事项,全市16个区2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对60岁以上的本市老年人减免普通医事服务费中需要个人支付的部分,从去年4月8号北京全面实施医改以来,享受到这项政策的将近1900万人次。
四、更加注重安全,就医更放心。北京市先后成立了32个涉及医院感染防控、医学检验、血液净化、肿瘤诊疗和护理等专业的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每年定期进行考核和质量检查。有145家医疗机构、将近40项医学检验项目实现结果互认。同时15家北京市属医院建立了70个知名专家团队,去年共接诊疑难重症患者8.6万余人次。
十大举措助力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
2017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焦雅辉表示,未来3年,我国将在10个方面创新开展医疗服务。
第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第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救治中心;第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第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第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建设智慧医院。第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第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第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第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第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