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纺织服装出口将保持小幅增长
2017年是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外贸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的关键一年。2017年前11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外贸出口稳中向好。据海关统计,2017年1——11月纺织品服装贸易额2669.7亿美元,增长1.1%。其中出口2445.8亿美元,增长0.6%;进口223.9亿美元,增长6%,累计贸易顺差2221.9亿美元,增长0.1%。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预计,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将与2017年持平或小幅增长,全年出口增速在5%以内。
多因素利好纺织服装出口
“2018年,美联储存在加息预期,这将使美元逐步走强,对我国纺织服装外贸出口来说是个利好因素。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认为对2018年出口形势的预判仍应保持谨慎乐观,主要源于:一是全球贸易整体形势并未出现明显好转;二是产业转移有加速趋势,国内企业海外设厂及海外下单情况有所增多;三是东南亚国家产业链逐步完善,国内面料出口压力增大。”曹甲昌表示。
曹甲昌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行业组织和国际服装联盟执委会成员,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已经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组织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活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将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与各界人士和行业同仁共同努力,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并继续利用自身优势,在展览展会、国际论坛、行业对接、人员培训、法律援助和信息交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曹甲昌说。
纺织服装出口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诸多问题。“首先,贸易摩擦案件有所增多。2017年以来,国外针对我纺织服装贸易的救济措施及贸易壁垒突增,纺织服装贸易外部形势趋于严峻。截至2017年10月,全球共对我纺织服装发起11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数量同比增长37%,涉案金额达到4.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其次,人民币升值及大幅波动。自2017年5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9月份更是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新高。虽然9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所企稳,但是对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无疑挑动着他们敏感的神经。人民币升值降低我纺织服装竞争力,汇率大幅波动给企业造成汇兑损失,增加财务成本。再次,劳动力成本上涨及用工短缺。近几年来,中国各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超过15%。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在过去10年增长了3倍多,目前沿海地区纺织业用工成本已超过每月4000元人民币,是越南、孟加拉、缅甸等国家的3——6倍。最后,出口信保覆盖率有待提高。就纺织行业大中型企业而言,公司业务信保覆盖率约为70%,仍有30%的新兴市场业务无法投保,中小企业公司业务的信保覆盖率将更低。信保覆盖率的下降使大中型企业在开拓新市场和新客户时受到了制约,而中小企业在受到上述影响的同时还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信保收紧,主要受近年来欧美地区客户信誉下降、信保案件频发等方面的影响,使企业授信额度降低。”曹甲昌说。
虽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诸多问题,但也存在很多机遇。曹甲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有效强化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产能合作的深化,亚洲地区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既促进了亚洲国家对发达国家和中国庞大消费市场的服装出口,也促进了亚洲国家内部的纱线和面料贸易。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周边国家的出口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企业创造的,供应链和订单仍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国际市场格局的结构性变革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国际纺织服装消费和市场格局经历着结构性变革。亚马逊等电商巨头迅猛发展,传统零售遭到巨大挑战,快时尚甚至超快时尚品牌快速崛起,小众设计师品牌、定制品牌兴起,跨境电商规模迅速扩大,消费者偏好和购买行为日新月异,订单个性化、定制化、碎片化趋势明显,道德采购盛行,这一切都对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社会责任履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提供了新的机遇。从中长期来看,需要复杂做工和快速反应的中高档订单和时装订单还是会留在中国。”曹甲昌表示。
此外,新疆、河南等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制造业留在国内提供有力支撑。“为保持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去年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一揽子鼓励政策,有序引导加工贸易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新疆、河南等地区凭借棉花资源及劳动力优势,以及丰厚的优惠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纺企投资的热点。”曹甲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