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2017-11-20 08:57: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顺应国家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趋势,继9月中国石油首次试点管道气平台竞价交易后,从11月9日开始,中国石油再度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竞价交易。此举意味着中国石油通过市场化方式探索冬季保供之路的深入,也预示着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竞价交易有利于资源配置

本次竞价交易委托函明确,交易资源为采购的进口LNG增量资源,预计2017年冬季期间(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通过交易平台投放资源总量不少于12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北方和东部区域的资源投放有所增加,其它区域资源投放大幅减少。这是中国石油根据上次竞价结果所反映出的市场紧张程度的不同而做出的调整。与之前竞价相比,一是信息透明度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初步体现。

政策明确规定进入交易中心交易的天然气价格由市场形成,但此次竞价依然设置了价格上限,同时也明确将在冬季期间安排2018年夏季期的天然气竞价交易,起拍价低于基准点所在省(区、市)门站基准价10%,价格有涨有跌的局面将会得到体现。

卓创资讯天然气产业总监刘广彬表示,夏季竞拍的起拍价低于基准点所在省(区、市)门站基准价,这个起拍价合理反映了夏季作为用气淡季的市场行情,让利下游终端用户,可以有效促进终端用户的用气热情,也有利于天然气市场营销工作的展开。

供需矛盾是供应和需求之间矛盾,交易市场不大可能完全解决供需矛盾,但市场能及时反映真实的供需矛盾,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信息。目前,交易中心的竞价交易量依然很小,但却起到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局部不平衡、价格接受程度,揭示市场矛盾的作用,有利于上游配置资源,有利于政府提前部署保供措施,也有利于部分有条件的终端用户在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市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得到初步实现。

刘广彬称,近期交易中心竞拍的价格偏高是由目前的市场供需形势决定的,反映了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由于经济好转及“煤改气”的大力推广所产生的供不应求的格局。天然气竞价是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真实反映了当前的市场供需形势,而且实现了不同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整体来看两轮竞价的交易气量占整体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并不高,但为以后天然气市场化交易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研究员景春梅表示,我国从无到有构建油气交易平台,目前成立了上海和重庆两家国家级油气交易中心,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破题之举,目的是让油气供、需、输多方主体能够在平台上直接交易,以此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市场多买多卖,最终达到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目的。

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