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投资前景报告:未来世界3D打印市场有望达300亿美元
事件:
10 月 20 日至 21 日, 2017 年世界 3D 打印年会在上海松江隆重召开,全球顶级专家和优秀企业齐聚一堂,探讨未来 3D 打印行业发展趋势。
点评:
3D 打印市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未来三年世界 3D 打印市场有望达到 300 亿美元。 根据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3D打印为 AM( Additive Manufacturing)增材制造, 被定义为“一个与减材制造相反,利用 3D 模型数据,通常以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将材料连接起来构造物体的过程。” 按材料属性分, 包括以塑料,金属,生物材料等为主的增材制造工艺。 按技术分类(各种技术的优势不同) ,包括层压、材料挤出、直接能量沉积、混合增材制造、光聚合、粉末床融化、粘结剂喷射、材料喷射的增材技术。2016 年 3D 打印全球(包括打印设备 37%、打印材料 33%、打印服务 30%)市场规模达到 100 亿美元, 在各领域的加速渗透下, 根据业内专家观点,预计未来 3 年 CAGR 达到 44.22%,市场空间达到 300亿美元。中国市场 2016 年产值达 12.2 亿美元,预计国内市场增速将快于全球增速, 全球市场占比也将明显提升。
目前 3D 打印应用最广的还是制造业和医疗领域。 按照销售规模排名,全球 3D 打印产值在机械、消费品/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占比分别达 17.5%、 16.6%、 16.1%、 14.8%、以及13.1%,合计占 78.1%。 在制造业中主要为制造试制品(在传统制造业模式中,须根据市场预期确定每批生产数量后开展批量生产,一旦工厂投入运作,即使供过于求,生产线亦难以停下。而 3D 打印则可先打印实验性产品,依据市场反馈效果后再做决定。)以及零部件的制造,根据技术人员普查(日经技术在线, 379 份问卷)反馈,缩短交货期、产品定制化优势认可度达到 48%、 48.3%,还有降低制造成本等,在汽车领域,“轻量化”是 3D 打印重要主题,包括点阵、中空、一体化等轻量化设计。而医疗用途包括一是 3D 打印模型,用于医学教学、病例讨论等;二是 3D 打印医疗器材,比如假肢;三是 3D 打印用于组织功能产品,比如下颌骨、器官支架、颅骨,这些都已经进入临床,主要的功能为发挥一个支架的作用。第四方面主要是 3D 打印体组织和器官。
3D 打印正在经历从原型制作,到工具和模具制造,再到零部件生产。 目前 3D 打印以原型制作为主, 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工具及模具制作在试用 3D 打印,估计随着成本越来越低,更多零部件生产会通过 3D 打印实现。 例如汽车领域, 之前主要为汽车设计阶段对于 3D 打印有需求,较少整车厂购买 3D 打印机,主要为零部件厂购买居多,多用于内饰、车灯、金属零部件的验证为主,现在开始有向零部件批量化生产发展的趋势。根据《 The State of 3DPrinting 2016》, 2016 年 3D 打印的主要应用分类(按照应用场景):制造原型( 55%)、概念验证( 29%)和制造( 24%)。
近年来金属 3D 打印是市场热点,未来看 4D 打印和生物 3D 打印。 从细分市场的角度,根据《 The State of 3D Printing 2016》,3D 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其中塑料是占主导地位的 3D 打印材料( 50%以上)、金属仅为 19.8%,由于 3D 打印科技工具具应用方向逐步转向最终产品生产应用, 金属耗材会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金属材料份额比重 2022 年将超过 50%,将成为最快爆发的细分领域。拉长到 5-10年来看, 4D 打印与生物 3D 打印将成为新的热点, 4D 打印是指在在3D 打印的基础上增加时间元素, 其原理为只需在特定的(如温度、湿度等)条件下, 制作出来后的东西可以进行自我变形, 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组装实验室开发和 3D 打印机制造商斯特塔西有限公司(美以合资)合作开发出来的,目前 4D 打印还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现在还只能打印出自动变形的条状物体,下一个目标是制作出可变形的片状物体,然后才是各种更加复杂的东西。 生物 3D 打印机是指在数字三维模型驱动下, 3D 打印机按照增材制造原理定位装配生物材料或细胞单元,制造医疗器械、组织工程支架和组织器官等制品的技术。 目前应用多为支架类( 牙科的牙冠固定桥、个性化舌侧托槽、膝关节的假体、外科手术导板), 2015 年 10 月 29 日,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创的 3D 生物血管打印机, 2016 年,成功植入猴子体内, 生物 3D 打印技术迈入临床试验阶段。 由于这两个领域其庞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利润空间,我们认为这二者都将是未来最有前景的方向。
投资建议: 上市公司中涉及 3D 打印业务的公司基本为跨界进入(包括投资参股、收购、合资等形式),基于我们看好行业增长以及细分子领域(金属 3D 打印、生物 3D 打印、 4D 打印)的逻辑,建议重点关注亚太科技、 南风股份、光韵达、银禧科技、金运激光等。
相关报告:2017-2021年中国3D打印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