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发展超预期 这26家新三板公司正“御风而行”
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
就在前段时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了2017年1-8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截至8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6.6亿千瓦;其中涉及风电的数据为并网风电1.6亿千瓦。而1-8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8167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314万千瓦。其中,风电859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7万千瓦。
不难看出,经过近些年来的大力发展,风电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我国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能源。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煤电装机为9.43亿千瓦,而自国家煤电去产能全面启动后,煤电去产能也已初见成效。至于水电,截至2016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32亿千瓦,占当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58.2%。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推算,2020年底的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目标甚至能够超额实现。
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阵财富风暴。比如2011年,华锐风电(601558)IPO上市当日,就为其股东深圳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造了580倍投资收益,堪称中国资本市场的财富神话。目前,A股风能相关企业已多达74家。
风风火火的风电行业自然也少不了新三板,据犀牛之星(www.ipo3.com)不完全统计,目前,新三板上共有26家风电相关企业,加上A股,中国目前已有超百家风电相关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新三板涉风电企业产品服务较为集中
以新三板上的26家企业为例,相关涉及风电行业的企业产品服务多为风电机组设备或零部件生产、风电运维及状态监测或其他相关技术服务、风电塔筒、风能项目开发或管理、物流服务供应、风电运营技术提供等,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
从风电行业全生命周期来看,风电的成本主要可以分为机组成本、风场建设成本(包括塔筒与基础等)、风场运维成本、人员成本与材料费等。其中以机组成本和建设成本为最。以南方低风速地区为例,机组成本约为4000元/kW、建设成本约为4000~4500元/kW、运维成本约为每年120~130元/kW、人员成本约为每年30元/kW、材料费等约为70元/kW。而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发电机,其他的核心部件还包括传动系统和叶片。因此说来,风电机组的制造应该是属于广泛的装备制造业的范围。因此,新三板上的相关风电机组设备制造企业数量也是最多的,达到15家。
此外,因为建设成本中包含了塔筒的费用,而塔筒的费用仅次于风电机组的费用,所以建设成本在整个风电成本中也是颇高的。目前,新三板共有两家企业涉及风电塔筒生产。
而在新三板上,真正开展风能项目开发或管理的企业仅有两家,数量占比要比A股市场小得多。此外,还有专注于风电设备的工程运输和倒装运输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为风电场提供运维及检测服务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以及运营技术提供商。
部分企业业绩不容乐观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部分企业业绩情况不容乐观。
新三板26家风电企业上半年业绩情况
从净利润情况看,剔除尚未披露2017年半年报的宏润核装(836324),2017年上半年便有9家企业亏损。其中,科诺伟业(836644)、西部重工(870370)分别亏损3825.69万、3176.34万。
西部重工是少有的从事风电塔筒制造的新三板企业,其2017年上半年营收2.23亿,同比下降9.86%,净利润则亏损了3176.34万,去年同期也仅盈利92.52万。从年度数据来看,其营收也从2014年的8.79亿下降到现在的5.18亿,净利润也从盈利1293.21万到亏损2722.86万。
西部重工解释,因为甘肃、新疆、宁夏等省份受国家风电产业政策限制,公司一直未能有新的风电建设项目上马,致使占主营业务65%以上的风电装备制造板块的订单“断崖式”下跌。
而在盈利的企业中净,利润在1000万以上的仅5家,盈利最多的是主营风力发电经营的珠海港昇(836052),当期盈利3925.24万。在净利润增长率方面,有13家企业实现增长。
营收方面,共有7家企业营收过亿,而在增长率方面,有10家企业营收同比下降。其中,科诺伟业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71亿,居26家企业之最,但其当期净利润亏损3825.69万。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今年,科诺伟业年度营收一直呈下降趋势,半年报营收却总是上升的,与此同时,其净利润的波动幅度也非常大。
风能项目开发或管理企业业绩增长明显
前面也提到过,上述26家企业中从事风能项目开发或管理的企业仅有两家,分别是珠海港昇和东白股份(837570),这里主要说一下珠海港昇。
珠海港昇成立于2005年12月16日,凭借长期从事风电行业所积累的风电场建设与运营维护经验,持续稳定地运转风机及相关输配电设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销售给客户。
珠海港昇商业模式的重点,在于不断收购、新建或扩建、高效运营风电场,获得增长。公司业绩也因此增长明显,其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4亿,同比增长27.57%,净利3684万,同比增长27.22%。
目前,珠海港昇合计拥有四个风电场,分别是高栏岛风电场、达里风电场与黄岗梁风电场、安达风电场,四个风电场装机容量基本相当。公司生产的电能面向的销售客户主要是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以及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大客户销售占比达到100%。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港昇近三年期末的毛利率分别为62.69%、54.69%以及51.47%,毛利率虽逐年递减,但仍高于A股相关上市公司节能风电(601016)。节能风电与珠海港昇主营业务基本相同,其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29亿,同比增长19.38%,净利润2.3亿,同比增长53.23%。
珠海港昇解释,因为公司高栏岛风电场、达里风电场投产时间早,核准的上网电价要高于国内大部分风电场的上网电价。此外,国内风电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弃风限电的情况,导致设备利用率下降,而公司高栏岛风电场与达里风电场不存在或较小程度存在弃风限电情况,设备利用率较高。
解决弃风限电问题迫在眉睫 风电收购正当时
所谓弃风限电,是指对于已经投产的风电项目,如果因为区域电网整体负荷发生变化而导致相关电网公司对公司风电项目限电,会对公司风电项目收入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
弃风限电不仅会对风电行业下游经营商造成损失,对风电行业上游制造商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相关地区暂不安排新增风电项目建设,对风电设备制造商的订单收入会产生严重影响,上述西部重工业绩出现大幅下跌就是因为甘肃、新疆、宁夏等省份受国家风电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暂不安排新增风电项目建设所致。
造成风电弃风的原因有两点,包括电源调峰能力受限以及配套电网规划建设滞后、省区间和网间外送消纳受限。第一点恰恰是规划之痛,需要相关部门努力解决。第二点却是消纳之难,配套电网规划建设滞后于风电项目并网运行的需求,也是造成目前一些局部地区弃风的重要原因。
据相关部门统计,近7年间,全国累计弃风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800亿元以上。国外虽然也偶有弃风,但如此大面积、长时间的严重弃风,却只唯我国独此一家。
可见,弃风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好在在国家相关部门的主导下,上半年国内弃风问题得到明显好转,弃风率下降了7个百分点。
但在十三五期间,风电行业形势却更加严峻,特别是在当前配套电网规划建设依旧滞后于风电项目并网运行需求的时候,新建风电场无疑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中国风电企业也因此进入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风电收购正当时,局部的兼并重组、收购大戏不断上演,部分企业还跑到国外市场进行收购。以下是近两年以国内相关企业为主体的并购情况。
而过去的两年里,国际风电市场并购事件也是接连涌现,全球风电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对中国的风电企业而言形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相对于国际重大的风电并购案而言,中国国内的风电并购规模和影响了都比较小,而且并购类型更多,跨度更大。不仅有产业内部调整产业链的并购,也有其他行业对风电的跨界并购。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风能在能源中的分量的提升。
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本土风机制造商牢牢把控着中国风电市场,外资风机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不足5%。但是国际风电企业的并购还是给国内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内风电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通过并购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在全球风电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