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六新”好形势 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2017-10-08 10: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在9月2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表现为“六个新”: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新局面,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

韩长赋表示,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2万亿斤大关,已连续4年站稳这个台阶。5年来,不仅粮食连年丰收,其他重要农产品也供应充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新局面,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实行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国内外粮价倒挂势头得以遏制;曾经的生猪优势产区南方水网密集区的养殖场户大面积关停并转,调减存栏超过1600万头……如今,农业生产结构更顺了,大豆面积增加了1600多万亩,畜牧业规模化率达到56%,渔业减量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16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2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5700亿元。

农业正在变绿,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初步得到遏制。韩长赋表示,农业部启动实施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农业资源利用强度下降,农田有效灌溉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退耕还林还草4240万亩,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扩大到1200万亩。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和农民务工收入增速“双下降”,但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却连年跑赢城镇居民。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万元,4年间年均实际增长8%。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7.4%,全年有望突破1.3万元。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双创”热潮,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超过700万人。

积极变化何以产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分析说,在财政收支趋紧的背景下,国家把“三农”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稳定增长。2013年至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事务支出预计将达82839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合、农村低保、基本养老、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农村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

韩长赋表示,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也面临挑战。近两年,由于受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农产品价格增长不多,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不多;农民打工收入也在增长,但是增幅有所减慢。为此,要稳定家庭经营收入的基本面,提质增效、节本增效、规模增效;要拓宽农业增收新渠道,把农业多功能价值发掘出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农民享受改革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38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中有18次涉及农村改革议题,审议了24项涉农的改革方案,印发了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垦改革等重要文件,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基本建立。特别是三权分置办法,顺应了农民的愿望,理顺了“变”与“不变”的关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被称为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韩俊表示,征地制度改革目前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规则体系。

韩俊表示,征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征地范围太宽、补偿标准偏低、征地程序不够规范。因此,改革要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在防止外来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