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读《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
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指南全部发布,“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已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2月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指南》内容,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和专家。
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建设制造强国,与欧美大国抢占未来制造业高地,关键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一针见血。
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
“然而,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分析道,包括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等。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指南》旨在加快推进我国的人才结构适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大变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适应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将激发高素质劳动者“新人口红利”,为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根本动力。
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根据《指南》,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6%以上,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优化。
为实现目标,《指南》规定的重点任务主要有7部分:一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二是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三是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五是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六是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七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有效开展人才评价与激励。
《指南》指出,重点人才工程共包括5项:一是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二是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提升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三是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五是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相关专业教育示范基地,支持各地举办质量素质提升研修项目等。
保证学生“真枪实练”
“实施中国制造2025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王继平表示,制造业人才发展涉及人才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指南》有关教育的内容有四个“全”:
全方位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比如,中小学教育,强调要在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职业教育,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重点培育工匠精神,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本科教育,重点推进探索应用技术型发展模式,加强制造业相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全领域进行人才供给改革。如,提出要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重点培养先进设计、关键制造工艺、材料、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及自动化、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全过程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指南》强调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改变“重论文、轻实践”的倾向,完善工科学生实习制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上,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全角度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在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领域,强调要完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期间的保障政策,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有关支持政策,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类专业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实训条件,保证学生“真枪实练”。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