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张红宇:扶贫攻坚需要农业企业家的担当精神
“落实扶贫攻坚,需要农业企业家有担当精神,衡量农业企业的重要标准,除了看企业自身是否做大做强,还要看它扶持了多少农户,帮农民增加了多少收入。”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26日在北京表示。
26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扶贫攻坚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荣誉会长白立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等人与会。
会上,当谈到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问题时,张红宇表示,中国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相比于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一些贫困地区在粮食、油料、糖料等产出方面优势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发挥其比较优势,充分释放贫困地区农业资源或其他资源的非物质性生产功能。
“在提供农产品、林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之外,贫困地区要把目光更多聚焦于观光旅游休闲、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张红宇分析称,观光旅游休闲产业绝大多数集中在贫困地区,近些年,贫困地区通过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在为农民增收方面起到明显作用。
张红宇表示,落实扶贫攻坚、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要在从农业的生产体系上做文章,塑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挥贫困地区农产品的特色功能;另一方面要塑造农业经营体系,并让农业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在张红宇看来,现代农业不是一家独富,而是要实现多元主体融合发展。他强调,“落实扶贫攻坚,需要农业企业家有担当精神,衡量农业企业的重要标准,除了看企业自身是否做大做强,还要看它扶持了多少农户,帮农民增加了多少收入。”
此外,张红宇还强调,农业企业要完善与农民的联系机制。他认为,二三十年前 “公司+农户”的“订单式合作”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在在扶贫攻坚的战略格局下,企业与农民的联系机制应当超远“订单农业”,而是发展混合经济、股份经济等,令农民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超过原有的“订单农业”。
“产业扶贫更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张红宇分析称,未来,政府应该在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养贫困地区职业农民、规范引导企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最后强调,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不能只靠企业家精神,还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如何在金融保险、信贷等领域向企业倾斜。
记者了解到,此次研讨会共吸引了300余名政、商、学界人士参会。会上,还举行了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县域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精准扶贫创业发展委员会成立揭牌仪式,会后举行了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2016年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