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在全球同步走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时,国内关于养老服务的探讨愈发密集,相关政策也开始加快落实步伐。
11月11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下称“老博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我国与世界几乎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中国老龄化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1/4。
据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80家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养老领域。鉴于该领域的长回收期,以及尚未形成有稳定盈利来源的模式,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养老项目运营正处于百家争鸣时代,其效果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今年陆续出台逾十份相关文件
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自然是养老产业参与方首要关注的问题。
郝福庆表示,2016年对于养老产业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有针对性作出了全新部署;今年5月底,中央政治局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举行了相关会议,加强顶层设计。
5月27日的这场会议也被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看作是“国家第一次对老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为老龄产业大发展定下基调。”
曾琦梳理今年以来政策层面对养老领域的一系列表态时,概括为分别从顶层设计、促进养老服务消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四个角度进行推动。
这逾十份相关文件,尤其在关于探索采取建立产业基金、PPP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对民办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进行部分税收减免,推动互联网的融合,盘活闲置存量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落实。
2016年资本开始进入养老产业市场,在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看来,这对该领域加速健康发展也是很大的推动力量。但她强调,资本能否和养老走到底还存在疑问,目前尚未看到二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而两者间价值观是否趋同也是决定此类模式持续性的重要条件。
运营商偏好“三位一体”模式
从参与老博会的房企表态来看,目前切入养老领域的地产商普遍认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需要“三位一体”共同发展。不过在此基础上的延伸,还各有不同。
据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广菊介绍,居家和社区养老是企业参与的重要舞台。保利地产与和熹健康生活馆合作,对社区进行改造,向所有保利业主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健康生活馆已在部分重点城市的社区开业,未来会进入所有省会城市。
此外,保利自2012年开始介入养老产业链,在全国重点城市成立养老运营经营管理公司,2015年保利地产成立了自己的养老用品公司。宋广菊还强调,金融创新与智慧创新对养老行业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万科集团养老事业合伙人王永飚也表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并非孤立运营。万科的养老模式中,三者将共同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由于社区需要城市机构在专业化等方面的能力承载,因此在一个养老机构中,万科会衔接许多社区嵌入式中心,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蓝城集团在运营过程中,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更多空间规划。蓝城集团执行总裁傅林江表示,统计发现,当前国内老年人多数倾向于居家养老。蓝城集团目前的养老项目中,园区规划时95%面积(人群)规划为居家养老,以出售产权物业的方式获取所有权;5%面积(人群)在园区设立机构养老(护理院、日间照料中心),以租赁物业的方式获取使用权。这5%老人主要为社区中的失智失能老人。
运营商们普遍认为,养老产业也将搭上智能化快车。
傅林江提出,建议从国家层面首先解决养老1.0革命(适老性硬件、室内精装修营造标准体系的全面实施),然后延伸到2.0革命(中国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并逐步向养老3.0革命(智慧体系在养老服务中的深度应用)方向发展。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玉韶总结道,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民办、民营成为主体,机构、居家、社区更趋于一体化,社区化、小型化、连锁化是方向,养老和医疗结合更趋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