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外资渐离场 银保互持股权提速

2016-11-04 10:48:00

 

来源:

华夏银行昨日公告称,近日收到银监会有关该行股权变更的批复,同意中国人保受让德银方面持有的该行21.36亿股股份,受让后,中国人保持有华夏银行股份比例为19.99%,正式取代德银成为华夏银行第二大股东。这一股权变更背后,释放出两大重要信号:一是外资战略入股中资银行的时代逐步进入退潮期;二是保险公司借势加快了收揽银行股权的步伐。至此,在8家全国性股份制上市银行中,已有6家被保险公司高度持股。

外资离场原因:自身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这笔股权交易在一年前便已现端倪。根据华夏银行去年底发布的公告,上述交易总价款最高不超过257亿元,最低不低于230亿元。多方评论认为,德银投资华夏银行获利颇丰,选择套现退出在预料之中。

2006年,德银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华夏银行,并在随后几年内增持华夏银行股份比例至19.99%,距离外资持有中资银行股份比例上限(20%),仅一步之遥。

据了解,德银方面持有的华夏银行股权,分散于德银、德银卢森堡公司以及萨尔·奥彭海姆股份有限合伙企业的手中。2010年,德银通过收购萨尔·奥彭海姆母公司所有股份,间接获取了后者所持有的华夏银行股份,并借此一度取代首钢总公司成为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

一个颇具玩味的细节显示,彼时首钢总公司曾通过媒体表态称,将继续支持华夏银行的发展,并将以法律、法规规定的形式和程序保持首钢总公司在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关于“德银、首钢争夺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之位”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

然而,世事变迁。此后数年,多个境外战略投资者选择出清所持的中资银行股份。如2013年美国银行出清所持建行股份,同年高盛出清了所持有的工行最后一部分股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五大国有银行中,仅交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汇丰仍在坚守。

对于外资银行逐步转让中资银行股份的背后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与外资银行自身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不无关系。华泰证券此前曾评价称,德银出售华夏银行股权,主要原因是德银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2015年3月,德银未能通过欧洲银行压力测试,并被严厉警告要求增加一级资本。

除此因素外,民生证券此前发布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业利润增速有所放缓。2010年,上市银行整体业绩增速超过20%,而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却显示,上市银行整体业绩仅能维持个位数增速,尤其是五大国有银行合计净利润的增幅仅有1.07%。

从公开信息可窥,目前仍有选择坚守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ING之于北京银行是其中之一。近期相关方面透露,在北京银行未来的筹资计划中,其境外战略投资者ING将会积极参与,加强对北京银行的股权投入。除进一步的股权合作及既有的战略合作之外,双方还明确将探索设立合资法人直销银行。

保险借势布局:银保互持股权提速

接盘外资手中中资银行股权的,正是近年来活跃于各类要素市场的国内保险机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上市的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已有6家被保险公司高度持股。其中,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均为保险类机构,浦发、招行、兴业、华夏等四家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之位也均被保险公司占据。

记者发现,被保险公司深度介入的股份制银行存在一个共同点,即股权相对分散、且被国资绝对控股的银行。有意思的是,深度介入的时间点均发生在近两年内。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保险公司高歌猛进入股银行的同时,银行也在加速布局包括保险行业在内的多个金融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 年底,13家主要商业银行获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11 家获准入股保险公司,31 家获准设立或入股金融租赁公司,5 家获准入股信托公司,10 家获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6 家入股汽车金融公司,且商业银行通过综合化经营实现了协同效应。

与保险公司入股大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所不同的是,银行收购的保险公司多为中小型保险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这与银行、保险公司整体股权架构情况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多为国有、持股较为集中,银行想要拿下控股权极为不易。

银行与保险互持股权提速的背后,折射出国内金融行业综合化经营的大势所趋。过去支撑银行高增长、低不良的有利因素几乎都在发生变化,这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带来全面挑战。面对客户金融需求的变迁以及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的趋严,我国商业银行推进综合化经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已是大势所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