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产业似乎凛冬将至 靠VR手机能否突围?
今年被称为是VR元年,但进入下半年VR产业已有明显寒意,似乎凛冬将至。VR产业遭到唱衰,一方面是因一大批设备厂商倒下,另一方面是资本转持观望态度。
据统计,2014年,我国在VR头显设备领域的公司超过200家;到2015年,只剩下60多家,绝大部分已被列入阵亡名单。
VR设备公司没能熬到春天,最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相关内容推动,无法做到大规模普及,只能靠展览馆的微薄营收支撑。
VR充满想象不假,但难就难在如何让想象落地。当前的VR,实际可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各界所期待的效果未能显现,更别提颠覆或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模式了。
事实上,VR如此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后的资本在做推手。据统计,去年四季度VR融资规模近9亿元,今年一季度融资规模同样高达8.16亿元。
资本助推下,VR领域才显得热闹非凡。然而,一大批创业公司的阵亡,已经引起资本市场的警惕。今年二季度,获得融资的VR创业公司仅剩下四五家。显然,资本的态度转为观望,甚至动了退出的念头。
不过,这种优胜劣汰并非全是坏事。既然都知道VR产业有泡沫,趁现在还不严重的时候戳破,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会是有益的。按照VR当前的走势,接下来仍将会有一批创业项目淘汰,包括硬件、内容领域。
VR产业出现上述变化,相关创业公司应当去思考问题出在哪。现在,已经有不少VR企业正尝试推出VR手机来进行差异化竞争,或者说是短期内VR技术没有大突破前的一种妥协。
VR与智能手机若能做好较好融合,不失为一种大规模普及的变相之法。当前,智能手机已实现大规模普及,在换代更新中若能选择VR手机,这种消费量级至少在百万,比当下零零碎碎的销量强太多。
现在的问题是VR会如何与智能手机进行融合,如果只是流于表面,或一些简单的VR功能,那很可能会沦为营销噱头,令消费者失去信心、削弱购买动力。
综上,VR产业尚未进入寒冬,但已有寒意袭来,入局的玩家应当警醒,做好应对的准备。另外,靠VR手机进行突围是好的方向,然而切莫只是把VR当做卖点营销,那样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