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研究报告:银行持有股权有望提速
行业动态信息
(中信建投银行:一周观点综述)
1、本周,我们对银行股的观点有变化。之前认为短期走平,中长期看好。目前认为:政策利好出现,可积极加大银行股配置比例,4季度银行股有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原因是:政策面积极回暖,风险缓释的政策将在4季度加快落地,在风险缓释力度大于风险暴露的情况下,控风险提估值。
(1)中秋节之前,尚福林主席表示加快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同时表示投贷联动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成立子公司,运作投贷联动业务。我们在上周二已经发了点评提示投资者。
(2)这些公开言辞表明:银行持有股权有望提速,借助银行直接债转股,借助投贷联动。政策口径依然打开,落实和实施只是时间问题。
(3)银行可以持有股权,对银行的边际改善非常明显:可降低风险,并且将风险后移。主要是:只有在股权风险低于债权风险的前提下,银行才会持有的股权,而且股权风险比债权风险暴露更加滞后,信用风险减少,整体风险后置,自然增量风险下降。
(4)中长期看好的逻辑。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去杠杆、杠杠转移等措施实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将逐步下降,企业债务风险降低,银行信用风险下降,估值需要回升。无论是主动降杠杆或者是被动降杠杆,或者杠杆转移,企业端杠杆率下降都将带来企业端的改善。
2、市场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上周和投资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信贷是否可持续?本年内可持续。
(1)尽管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成为上市银行主要的信贷出口,民生和兴业的这块增速达到120%和72%,但是部分上市银行这块业务增速却非常低,比如:平安(-1%)、华夏(3.2%)、光大(8.2%)、宁波(-12%),增速缓慢。
(2)同比增速较低,主要是银行信贷的投放的原则有别。这类银行认为:住房按揭贷,安全性虽高,但是收益性较差,投放安排不大,业务不够重视。在向零售转型上,其更加偏好,信用卡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这些高收益性贷款。
(3)一般而言,信贷投放政策是年初就制定好的,短期内调整的概率不大,而且住房贷款投放也有至少3个月的滞后期,从而下半年按揭贷投放依然会比较多。
(4)住房按揭贷款政策调整要到17年,估计到11月和12月,才能够见分晓。
3、市场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上周和投资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二:房地产类贷款的风险有多大?本年内不是问题。我们仔细算了一笔帐。
(1)规模?合计住房按揭贷款21万-21.5万亿左右。100万亿贷款中,房地产类贷款占比22%左右,住房按揭贷款占比17%左右,按揭贷规模预计17万亿。本年内新增贷款中50%-60%投向按揭贷,预计新增规模4-4.5万亿左右,合计住房按揭贷款21万-21.5万亿左右。
(2)风险敞口?本年新增量4-4.5万亿。按揭贷分为存量和增量两个部分,存量为17万亿左右,而本年新增量4-4.5万亿,因为其为抵押贷款,而且本年内全国平均房价较年初至少有10%的涨幅,风险敞口主要来自增量部分。
(3)增量的敞口有多大?压力测试:如果房价跌10%,风险敞口2000亿-2300亿。本年,本年内新增按揭贷占同比增23%-27%,增速过大,占全部按揭贷的比重为20%左右,不小。压力测试:4-4.5万亿增量房贷,如果房价下降10%,增量部分信贷风险敞口大约0.4万亿-0.45万亿,由于房贷投放持续,平均看,风险敞口只有0.2万亿-0.23万亿。
(4)是否严重?这部分风险敞口小。原因:其一、占按揭贷比例1%,占全部贷款比重不到0.2%,都非常低,其二、30%首付比例,居民的月供还款意愿强;其三、我国储蓄率50%以上,较高,居民加杠杆资金实力强;其四、银行对按揭贷款有充足的风险准备,上半年,贷款减值损失2.5万亿。
4、中国版CDs问世。(1)CDs主要是可交易风险,从而转移风险。(2)债券领域优先使用,如果信贷领域也可以,以前,银行独自承担全部贷款的风险,而今提前借助衍生金融工具将承担的全部信用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自然会消除风险,增量的信贷的信用风险基本上为零。(3)因为风险可交易,自然产生费用,银行的利息收入将减少,但是银行的盈利结构已经在向非息收入转移,半年度,16家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占比34%,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不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