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领跑者倒逼产业升级效果显现 产能能否满足悬疑
6月底,备受关注的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如期并网发电,这意味着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成并网投运。
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于2015年正式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提出光电转换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一系列指标,旨在通过市场行为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我国光伏制造业发展。当年,首批1吉瓦的示范项目在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落地。这也是中国实施光伏产业“领跑者”计划的首个获批示范项目。
大同“领跑者”计划示范项目的启动,直接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新一轮技术升级的开启,受到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今年6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光伏“领跑者”基地规模提升至5.5吉瓦,占比超过全国年度光伏装机总指标的三分之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领跑者”计划能够有效拉动高效产品市场需求,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领跑者”倒逼效应显现
光伏“领跑者”计划推出后,一度引起行业内的质疑。部分企业认为,“领跑者”只是示范,指标只有年装机计划的十分之一左右,企业即便没有能力去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照样可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还有一部分企业认为,只要企业有一部分产能达到“领跑者”要求,能够参与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专项供应即可,无需大惊小怪,盲目投入始料未及的是,2015年12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出台首个地方光伏新政,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2016年所有光伏项目都必须符合“领跑者”计划相应的指标。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文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光照资源丰厚的新疆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发文称,我确保准东新能源基地装备先进化,光伏发电项目应优先选用“领跑者”技术标准组件。这意味着,准东2吉瓦光伏电站项目也向“领跑者”指标看齐。
随后,以“领跑者”计划技术指标要求来规范光伏发展的已经不仅宁夏和新疆,陕西西安、浙江衢州等地同样开始要求使用满足“领跑者”指标的组件,更有一大批电站投资者,主动要求使用“领跑者”指标的光伏产品。
“领跑者”计划推出一年来,技术领先的产品普及与推广迅速加快,17%及以上转换效率的组件产品市场份额在大同一期领跑者项目中占六到七成,并且规模化应用带动高效产品日趋经济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光伏全行业开始向高效、先进技术看齐。此前观望、质疑者意识到该改变了,以往以价廉制胜的多晶企业,投入资金开发黑硅技术、PERC技术用以提升转换效率。包括保利协鑫、天合光能在内的光伏巨头开始改变投入方向,建设转换效率更高的单晶光伏产品生产线。
“国家实施领跑者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先进产品”,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
“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领跑者计划从制造水平、应用水平、标准及测试等方面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其设置的产品技术指标将不断催生创新活力,将光伏产业引向高质、高效发展”,乐叶光伏执行董事助理王英歌说,“过去几年,低效产品难以退出市场,组件主流功率每年似乎惯性提高一档(5W),在领跑者计划的刺激下,未来3-5年,组件功率提高速度更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过度为以转换效率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产能能否满足悬疑
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创新是我国光伏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领跑者”计划的落实、延伸与拓展,必将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达到效率提升,进而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领跑者”基地建设一年,扩容已经成为必然,也成为业内一致的呼声。
6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将2016年新增光伏电站的规模指标划定为18.1吉瓦,将光伏“领跑者”基地规模指标定为5.5吉瓦,这一指标额度是2015年大同“领跑者”示范基地的5倍之多。冬奥会光伏廊道等8个光伏领跑技术基地纳入建设范围。
装机指标确定,给整个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领跑者”指标的大幅度增加让技术领先的企业倍受鼓舞。随之而来的是对产能不足的担忧。去年大同1吉瓦装机规模都出现了高效组件供应困难,面对今年需求的大幅增加,产能能否满足需要成为业内担心的新问题。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5月发布的《2015-2016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也提出,目前我国达到“领跑者”计划要求的产品产能较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亟待加强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或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先进生产线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
也有业内人士并不认同会出现高效产品供不应求。持有不同观点者认为,“领跑者”计划实施一年以来,已经引领整个产业改变了需求预期,体现出明显的带动作用。即便是产能暂时不能满足也并不可怕,乐叶、晶澳等具有高效光伏产品生产潜力的厂家已经进行了产能的必要提升,有望近期释放出更多的高效产品产能。
“我们既希望把领跑者规模做大,同时又担心高效产能跟不上,制造企业,包括组件、逆变器等在适应发展需求的同时,高效产能也要相应做到同步,要加快高效转化产品的生产”,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