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L7月大减逾七成 棚户区改造项目动能减弱
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动能正在减弱,新的方向或为地下管廊。8月3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棚改项目的资金来源——抵押补充贷款(PSL)当月仅增429亿元,较上月大减逾七成,7月末PSL的余额为8464亿元。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李奇霖认为,当前无论是城投还是开发商参与棚改项目的热情均有所下降。
数据大幅减少的背后,预示着棚户区改造项目后劲不足,也彰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现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丁伯康表示,政府减速见效,但迫于经济下行压力,PSL动力不足也不是好事。
以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安居工程拉动动能不足,业内普遍认为,国务院会议明确的“以管廊建设项目为主的基础建设”或将承担新一轮拉动的主要力量,而资金来源为专项金融债。
棚改PSL遭腰斩
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始于2010年,据财政部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数据显示,仅2010-2014年的5年间,总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规模就超过1.3万亿,其中棚户区改造高达3200亿左右。
在2014年4月,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会议强调要发挥好开发性金融的“供血”作用。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创设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资金额度约为1万亿,执行这项任务的是国开行。根据棚改贷款进度,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提供PSL资金3831亿元。
为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人民银行分别于2014年9月、11月,2015年3月、5月经4次将PSL利率从4.50%下调至3.10%,而今年7月利率则为2.85%,相比央行6月发放的PSL利率再降25个基点。
虽然利率大幅下调,但是贷款额度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到7月更是出现腰斩现象。数据显示,2015年前5个月提供PSL资金为2628亿元,6月央行向国开行提供PSL额度1576亿元,但到了7月只有429亿元,环比下滑了1147亿元。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高广春表示,地方政府对棚户区需求动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棚改的责任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完全解决,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国开行对住房贷款的信用与需求需要对接,利率水平只是一方面,还存在交叉信用配套对接等问题。
棚改大的问题还在于资金,在解决棚改资金难题过程中,辽宁省10年棚改成为各地竞相学习的经验。辽宁棚改资金募集渠道概括为“九个一块”。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所研究员倪鹏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九个一块”资金来源可细分为三类渠道,即政府渠道、市场渠道和社会渠道。其中政府渠道对应的资金包括来自财政和其他政府口的资金、政策性金融贷款、土地出让金减免、管理税费减免和因党政机构因素所节省的工程资金;市场渠道资金主要包括参与棚户区改造的商业企业的自筹资金加自有资金、面积扩大部分房款、剩余房屋出售房款、土地出让金、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专项债券、商业性民间借贷等。
当前全国范围内棚改面临着更复杂的经济形势,项目建造成本大幅提升、拆迁难度加大,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累计债务明显加重,加上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土地市场降温,以未来土地出让和财政收入作为背书的地方政府棚改融资受到考验,棚改资金压力更为凸显,这也直接影响到PSL的需求。
地下管廊接力
棚改PSL大幅下滑之际,8月3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棚改贷款指引》”)及其配套的表格体系。当日,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告《开元棚户区改造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注册申请报告》,基础资产为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
中债资信ABS团队对此解读称,《棚改贷款指引》与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的“以信贷资产证券化重点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的建设思路相契合,推进棚改贷款资产证券化规范化、透明化,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盘活腾挪棚改信贷资源。
在李奇霖看来,资产证券化主要还是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热情,“但现在主要问题还在于棚改的不高,所以持续推进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当以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安居工程拉动动力不足时,寻找新的拉动是政府关心的大事。7月,国务院会议数次提出的重点已转向“以管廊建设项目为主的基础建设”,地下管廊或将承担新一轮拉动的主要力量。
有报道称,以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主体,投向基础建设为主的长期专项金融债将很快亮相,整体规模将超万亿元。而为了保障此债的发行,央行、财政部都将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记者获取的某省发改委的专项建设债券工作实施方案显示: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的90%给予贴息,国开行、农发行利用专项建设债券筹集资金、建立专项建设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方式投入,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股权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这也意味着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专项金融债将成为拉动地方基建的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