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生死竞速
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生死竞速
一边是科技“赋能”,一边是消费领跑,截至3月30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多家银行披露2017年经营情况发现,零售业务在银行业绩中的贡献率愈发凸显。
从各家银行年报看,依托产品创新和场景打造,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其业绩的主要增长点。此外,国有大行也开始关注并深挖“长尾”客户潜力,发挥传统优势,在经营策略上,积极向零售业务倾斜。
在净息差收窄、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零售业务因经营风险、管理成本等相对较低而成为不少银行转型的重要策略。从已发布的年报数据看,零售业务或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加速器。
股份行利润加速器
随着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加快战略转型、转变发展方式,加快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已成为银行业的重要选择。
年报显示,素有“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2017年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为475.95亿元,同比增长7.94%,占本公司业务条线税前利润的56.52%。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招商银行零售贷款、营业收入分别占全行的53.36%和51.29%。集团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为5.81%,而该行贷款和垫款的平均收益率为4.81%,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仅为3.99%。另外,零售金融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为374.28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增长14.56%,占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49.22%。
在资产质量方面,年报显示,招行零售贷款余额为158.65亿元,不良率为0.90%,较上年末下降了0.11个百分点。在零售金融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招行主要依靠对申请人的信用评估作为发放个人信贷的基础,对信贷申请人收入、信用历史和贷款偿还能力等进行评估。重视对个人贷款的贷后监控,重点关注借款人的偿款能力和抵质押品状况及其价值变化情况。一旦贷款逾期,将根据一套个人类贷款标准化催收作业流程体系开展催收工作。
除招行外,平安银行过去一年来零售转型亦成效显著。2017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净利润156.79亿元,同比增长68.32%,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67.62%。管理零售客户资产10866.8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6.25%。同时,零售业务不良率稳中有降,零售贷款(含信用卡)不良率为 1.18%,较上年末下降 0.34 个百分点。
另外,平安银行持续加强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优化,对标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了零售专属IT团队,整体服务人力超过2100人,保障零售银行智能化转型,建立敏捷机制和垂直化管控协调体系,提升零售组织运转效率。
同是股份银行的中信银行2017年深化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经营格局。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在致辞中表示:“我们顺应形势变化,适度控制业务规模,将信贷资源向零售业务倾斜,主动压降同业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使全行大类资产配置更趋合理。”数据显示,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营业净收入为52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4%,占本行营业净收入达35.42%。零售银行非息净收入为33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占本行非息净收入的62.67%,提升9.90个百分点。
大行做“长尾”
面对股份行的激烈竞争。国有大行依托广泛的客户基础,结合自身的特点,纷纷发力零售业务。
建行行长王祖继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要坚持零售优先战略,推进消费金融快速发展。年报显示,建行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21万亿元,增幅达17.50%,余额居同业首位。信用卡累计发卡突破1 亿张,实现消费交易额2.62 万亿元,贷款余额达5636.13 亿元,客户总量、贷款余额、活动商户数和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保持同业领先。
同样,工行“大零售”战略稳步推进,利润贡献度增大。年报显示,工行零售营收同比增长7.31%,零售税前利润同比增长4.96%。零售贷款同比增长17.86%,零售存款同比增长2.95%。
工行行长谷澍表示,盈利是经营管理的最终成果和综合体现,新动能快速崛起,成为拉动盈利增长的主动力。“对工行来说,境内大零售和金融市场业务营业贡献持续增长,将成为业绩的新增长点。”
而农行在零售业务布局的思路上,运用互联网思维,以“金融科技+”为主线,推进零售业务战略转型,持续巩固和强化零售业务传统优势。
据了解,2017年农行个人贷款余额为40002.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93.94亿元,个人存款余额为9246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13.62亿元。同时,银行卡和私人银行业务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认为:“发展零售业务,一是靠客户基础,二是产品和用户体验,三是金融科技。目前来看,相比于股份制银行,大行的优势在于客户基础广泛、坚实,但股份制行一直深耕产品和用户体验,同时,金融科技布局也很全面,这对国有大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