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下滑三成 主业单一长白山转型休闲旅游
净利下滑三成 主业单一长白山转型休闲旅游
东北地区首个旅游上市公司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099.SH,以下简称“长白山旅游”)正面临营收利润双下滑局面。
日前,长白山旅游发布2016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3.0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65%,净利润下滑幅度更是达到29.28%,为7052万元。
坐拥长白山景区旅游客运业务独家经营权的长白山旅游始终难以摆脱“看天吃饭”的单一发展模式困局。2014年8月,长白山旅游成功登陆上交所募集资金2.7亿元,用于旗下温泉度假项目建设,试图将主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交通不便、淡季过长、回收周期过长等客观因素存在,长白山旅游的转型短期内难以见效;此外,随着万达、万科纷纷在长白山地区“跑马圈地”,发展冰雪旅游,长白山周边优势资源已所剩无几,长白山旅游作为国企,转型动作缓慢。
《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致函长白山旅游董秘办,试图就业绩下滑及公司未来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采访,工作人员均表示,“已经收到采访函,但是领导最近很忙,没空接受采访。”
主业增长乏力
资料显示,长白山旅游2005年12月成立,2010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为国有控股。其主营业务为包括旅游客运、酒店管理、旅行社及温泉水开发与利用业务在内的旅游服务业。
目前,长白山旅游拥有长白山景区内三条交通运营线路的独家经营权,其2016年年报显示,游客运营业务营业收入2.89亿元,占营收来源的94.43%。
然而,消费升级背景之下,单一的景区客运业务显然难以支撑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本报记者梳理长白山旅游近3年年报及招股书发现,2014年以来,长白山旅游营收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营收增长从2014年的25.63%降到2015年的8.75%,2016年更是出现了3.65%的下滑;而净利润增长则从2014年的28.01%降到2015年的26.18%,2016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9.28%。
本报记者就业绩下滑原因等问题致电致函长白山旅游董秘办,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长白山是东北地区最高峰,具备相当不错的冰雪资源,但是淡季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景区的发展;此外,长白山旅游业务模式单一,过于依赖景区客运收入,作为“看天吃饭”的企业,增长空间有限。
财报显示,长白山旅游营收和利润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2016年这两个季度分别盈利757万元和9450万元,而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亏损1194万元和1902万元。
“长白山作为北方独特的名山大川,加上国营垄断性自然旅游资源,长白山旅游仅凭收观光车票就够支撑它这家上市公司;但如果不能摆脱对门票、交通的依赖,发展空间会受到限制,这与作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的要求是相悖的。”旅界资本董事总经理庄超对本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