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芮萌:实现“碳中和”目标,“碳定价”是首要路径

2021-08-08 04:23:36

 

来源:互联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芮萌:实现“碳中和”目标,“碳定价”是首要路径

本报记者 盛兰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当下,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气候问题亟待解决,贫富悬殊未见弥合,全球各国都将目光聚焦在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议题之上。近日,首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绿色金融论坛在上海举行,探讨实现“碳中和”这一远景规划目标的必要性和路径。

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重战略目标,是一场任务艰巨的攻坚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即每亿美元的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为6.9万吨,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3.9万吨,这也意味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8倍。

与此同时,据悉,当前全球有125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的愿景,6个国家已经实现了立法。实现“碳中和”目标,既是中国的使命和责任,与此同时,也将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对于如何实现“碳中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向包括《中国经营报》等在内的媒体强调:“实现这一目标,共有三条路径,第一个是碳定价,第二个是技术的创新,第三个则是社会的治理。”

芮萌.png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

“多效”运动

“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其实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欧盟和美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用了60~70年的时间,而中国只有30年,所留的缓冲时间很少,所以意味着中国碳排放下降的速度也要更快。”芮萌指出,若在2060年实现了“碳中和”目标,将为中国带来多种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芮萌的介绍,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在2060年能源系统累计投资将达到122万亿元,将带动整体投资规模超过410万亿元,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则将超过2%。与此同时,这也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预计到2060年,可累计增加1亿就业岗位,并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在能源保障方面,届时,中国清洁能源的供应量将满足90%的一次性能源需求,单位GDP能耗相比2018年降低80%以上,能源自给率将提升接近100%,全社会用电成本下降20%。而在逆全球化的风波下,重塑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芮萌强调道:“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第一次提出了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将‘安全’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而能源安全与独立是“安全”范畴下最重要的一个议题。

据悉,在2020年1~9月,中国的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是73%和42%,而实际上,中国在清洁能源具有全球领先的优势。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陆上的风电、太阳能光伏、水电,累计装机的规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4%、35%和27%,均居全球第一。因此,推进能源结构从石化燃料,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转化有助于提升中国能源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与此同时,施行绿色战略,有助于推动新经济的发展,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以光伏产业为例,当前国内的光伏产业已经占据了产业链微笑曲线的有利位置。包括光伏设备、多金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在内的产品,中国的产能在全球的份额已经超过了60%。因此,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有可能领先全球。此外,相关数据显示,光伏、风电与能效领域的就业创造率是传统石化燃料的1.5~3倍左右。

而发展新能源,还将有助于东西部发展的平衡。当前,在东部集中了中国绝大多数人口,东部地区43.7%的国土面积,分布了94.4%的人口,而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6.3%,但是人口比例仅有5.6%。东西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以来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再生能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在“碳中和”目标的导向下,新能源分布的地域或将引起未来产业区域分布的改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