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中国客车出海记

2021-08-08 03:42:34

 

来源:互联网

中国客车出海记

本报记者 赵越 童海华 广州报道

本月初,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以下简称“比亚迪”)宣布中标迄今为止欧洲最大一笔纯电动大巴采购项目——荷兰259辆纯电动大巴订单;2019年12月10日,厦门金龙汽车有限公司(600686.SH,以下简称“金龙汽车”)出口玻利维亚第两万辆轻客正式下线……2019年,中国客车在海外又获新订单的消息,已屡见不鲜。

相比于乘用车的出海之路,中国客车走得更远。如何本土化,如何差异化竞争,如何挺进发达国家市场……十几年时间,中国客车逐渐探索出一条出海之路。

当前,面对汽车“新四化”,中国客车出口也面临新变化。业内人士分析,相比较难突破的乘用车市场,客车实际上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先锋。如何通过客车,逐步推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理念和标准,成为未来中国客车出海新航向。

打开“缺口”

相比于乘用车,中国客车出海时间更早,市场占有率也更高。真锂研究首席研究员墨柯分析,一些世界级乘用车企业,在客车方面表现乏善可陈,这也给中国汽车出口打开一道“缺口”。

不同于C端用户比例较大的乘用车,对于客车来说,客车企业服务质量决定了市场能否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不少中国出海客车企业的共识,中国客车企业在服务方面探索出很多新路,全面化的服务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在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市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66.SH,以下简称“宇通客车”)均设立了办事处,常驻人员均超过20人,并建成了配件中心库、培训中心,以及遍布主要城市的服务网络。”

同样,金龙汽车也有类似体系,比如,对坦桑尼亚BRT项目,金龙汽车不仅售卖客车,还定制服务方案,从售后现场服务、配件供应、司机培训再到售后技师培训提供一揽子服务。

另外,差异化的售后服务和零部件供应保障体系,更让不少欧美竞争对手面对中国企业时,后劲不足。

金龙汽车方面向记者介绍,在中东地区,穆斯林一年一度的斋月期间,每个客户的运营车辆都得保持着24小时运转,金龙汽车的沙特售后服务团队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服务人员在地表温度接近70℃的环境下,连续工作16小时以上。

据悉,依靠相关能力,金龙系在上述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欧美日韩的客车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以上区域市场的竞争。

随着海外市场不断被开拓,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宇通客车方面就向记者坦言,宇通与国内其他走出去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同样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方面许多海外国家设置重重贸易壁垒,市场准入复杂繁琐;另一方面,不少主要的海外目标市场经济均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宇通客车方面告诉记者。

上述原因也直接导致中国客车在海外市场拓展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不足,还未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相比于中国国内这样统一的大市场,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之间政策、法律完全不同,不能用中国大市场思维,汽车类企业还需在相关方面多加注意。

挺进发达国家

与国产乘用车出口主要面向亚非拉不同,中国客车已经挺进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市场。比如,2019年12月6日,比亚迪就宣布中标荷兰259辆纯电动大巴订单,这也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一笔纯电动大巴采购项目。

相比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亚非拉国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体情况完全不同。但是要进入发达经济体市场,中国企业面临更多挑战。

宇通客车方面向记者坦承 ,刚开始进入欧洲市场,欧洲对于中国品牌是不认可的,认为中国产品是“低质”的象征。

这样固有印象,成为不少中国品牌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拦路虎。

为了改变这一印象,中国客车企业开始探索种种路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