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航运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红利

2021-08-08 02:36:52

 

来源:互联网

航运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红利

近日,全球海事业的百年老店DNV-GL船级社150周年“庆生”,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主题战略研究报告,聚焦于航运未来、再生能源、气候变化、技术应用及北极风险等领域。

研究报告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面对当前资源和环境危机,既不能再走老路,也不应是细枝末节的调整,必须颠覆传统,构建可持续性的未来增长模式;二是技术始终是人类社会转型的关键,也是更彻底、更长远的解决之道,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航运是全球贸易的基石,中国虽为航运大国,但在全球海事领域至今依然还是国际航运规则、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追随者。基于过去数十年以大投入、大消耗和大产量换来的高速增长,中国已在航运、造船、港口领域成为全球老大,但既有增长模式在航运安全、成本效率与低碳减排所凸显的矛盾,已形成了不可持续的最大短板与瓶颈。一方面,受日趋常态的极端气候影响,我国沿海已成为全球海上通航环境难点最多、风险最大、事故多发的海域,船舶海损、人命伤亡的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逐年上升,航运业支撑安全营运的成本陡然增加;另一方面,航行于全球航线的5万多艘船舶年均耗油近5亿吨,目前占全球总货运量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最繁忙的10个港口出运和中转,按照每公斤船用燃油消耗产生3.125公斤的二氧化碳计算,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量当属天文数字,对周边海洋和港口及所在城市造成环境污染也不言而喻。

可持续发展已非空洞的宣示,DNV-GL六大主题研究对未来的前瞻与勾画不仅具有独到的眼光,同时将“更安全、更智能、更绿色”作为引领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设定了明晰而具体的目标:到2050年,航运致命事故率降低90%,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降低60%,航运成本降低90%。就三大目标的可行性而言,包括近年来从低成本船舶的研发设计,到LNG燃料驱动的推广运用、港口“油改电”与为船舶靠泊提供岸电等,航运业不乏吸收新技术的热情和运用能力,而实现上述目标的解决方案已指明六大技术路径,即船舶安全操作、先进船舶设计、船舶建造材料升级、船舶服务连接、有效运输和低碳能源。

发达国家已经看到了可持续性增长模式转型带来的巨大机遇,仅能源效率提升一项就有高达6万亿美元市值。面临“翻天覆地的巨变”而到了“千载难逢的时刻”,洛克菲勒兄弟集团等欧美富豪近期不断抛售、撤出石油资源的投资。在笔者看来,摆脱旧模式的转型,让航运成为可持续产业,将是一个痛苦而较长的过程。航运作为经济与贸易的晴雨表,既受到全球人口与经济波动、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能源供给状况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同时也会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正是基于各国或地区的航运业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强与弱诉求不一,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落点放到2050年,可让航运业在较大的张力与空间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与信任,形成推动转型升级的合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转型过程的“老牛拉慢车”,对于中国这样的追赶型国家,可持续性增长不仅可以成为航运未来的红利,同时也是当前应对资源和环境危机、强化航运治理的紧迫需要。笔者认为,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关键是确立航运“更安全、更智能、更绿色”的目标导向,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从大投入、大消耗和大产量的模式转变到以技术创新和质量效益为中心。当前,航运治理的重点应剑指无序竞争,避免港航业产能过剩下的盲目再扩张。从长远看,航运强国的海运船队不在“大”,而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安全低碳的“强”;现代化港口体系不在于拥有多少码头,更重在码头专业化、环境零污染和先进完善的集疏运系统,这不仅是构建可持续性增长模式的基础,也是航运要素结构重组、向更安全、智能化、低碳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航运业资深人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