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造车时代:英雄不问出处
互联网造车时代:英雄不问出处
7月28日,一个中国汽车品牌的新闻发布会别出心裁,并成功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大家最关注的就是,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凯翼,一个光彩四溢的明星华少,一场发动全民参与的众包造车运动,一切都好像是海市蜃楼般的华丽,一切都好像不那么真实,一切都好像太理想化的概念,这真的是噱头吗?还是一场冲破当前传统造车理念的“互联网+”式的创新呢?
凯翼虽然表面上与奇瑞毫无瓜葛,实际上,双方却藕断丝连。不过,一开始就从弱小起步的凯翼,当自己宣称要实现互联网造车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能够听的进去。
毫无互联网基因,毫无互联网实际经验,凯翼这家刚刚成立的汽车公司又怎能突破种种限制,实现所谓的互联网造车呢?
凯翼的互联网造车未来前景如何,必然会有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凯翼未来的输赢,今天的凯翼仍然具有自己进入互联网造车的自由。
就像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说的,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在互联网造车仍然处于混沌初开的阶段时,任何一个进入互联网造车领域的,都具有成功与失败的概率。
进入今天互联网造车领域的企业,或者是如BAT一般为巨无霸企业,或者是在传统汽车行业寂寂无闻的新品牌、小品牌。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大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成功者,小企业并不一定就不能成功,而且,只有那些不断突破传统的创新型小企业,才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企业。而所有的大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从小企业起步。
从互联网造车这一全新的领域来看,一个基本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大型IT公司不断介入汽车行业。中国的三大IT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无一不通过结盟合作或者独立研发的方式,以图从各个环节渗透,其目的就是要打造所谓的移动生态终端。
在世界上,诸如苹果、谷歌、微软也都是汽车行业的青睐者,谷歌甚至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这显然是那些小公司的悲哀。因为IT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不管是大型的跨国公司,还是小型的暂时羽翼未丰的企业,都是将创新作为自己核心竞争力。
因此,IT行业的小企业相对其他行业,胜出的机会就更加渺茫。不过,渺茫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由于今天世界的创新日新月异,且覆盖范围极广,小企业因此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可能上升空间。
互联网与汽车的结合,表现在很多方面。大型的IT企业,往往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互联网与汽车的产品功能开发上,这也恰恰是目前互联网汽车最为重要的方面,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方面。另外,汽车的使用与出行也日益被互联网化,比如滴滴快的与Uber的专车业务。
从表面来看,在这些领域,大型的IT公司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比如腾讯与阿里巴巴推出的滴滴快的,在专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居于完全的控制局面,小企业只能在剩余的市场份额中抢食一杯羹。甚至,曾经在专业细分市场中具有很大优势的小企业,在大型的IT公司面前,不得不屈居人下,甚至以出售换生存。
比如,地图领域的长城万方被百度全资收购,高德地图被阿里巴巴收购,腾讯则也在酝酿收购一家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地图企业,科菱航睿。
当然,这不是全部。曾经的IT巨头诺基亚,目前正在就自己的Here地图业务出售与三家传统的德国豪车品牌周旋,有媒体说,四方已经以19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协议。
这就是说,从总体上来说,任何的企业,不论大小,都有成功的机会与希望。
而更加聪明的企业,或许在起步阶段会选择那些相对竞争并不是那么激烈的领域去发展。
互联网造车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当年,在众多手机巨头互相厮杀的时候,中国的雷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成功推出了小米手机,并迅速进入其他IT领域。
以互联网方式造车与当年的小米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消费者兼网民来充当造车的参谋,甚至未来的购买者,是一步好棋。
这种互联网造车的方式,一方面节省了咨询调研公司的环节,直接拿到了一线市场消费者的意见,另一方面,使得汽车产品本身与消费者从开始研发阶段就形成了紧密的结合,这使得未来经销的营销费用被大大缩减。最重要的是,互联网造车的模式,让汽车没有被生产出来之前,就已经成为“出售品”,这对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收获。
凯翼的互联网造车最核心的关键就是众包模式,凯翼众包平台的最大好处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在造车之初就与自己的消费者实现了对接。消费者可以通过凯翼众包造车平台,提出对自己未来产品的任何设想与需求,这种方式还在于让凯翼一开始拥有了自己大量消费者的同时,也拥有了一批忠诚的消费者。
当然,凯翼也并不是就万事大吉。因为,凯翼能否成功除了自己的众包平台本身的传播效应是否足以吸引足够多的消费者参与之外,汽车,这种包括两万多个零部件的产品,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是任何“互联网+”的创新所不能替代的,那就是品质。
品质永远是汽车产品的核心,不管是传统的造车还是互联网创新时代的造车。品质取决于凯翼公司的专业团队,取决于配套体系与生产的管理。这是凯翼众包平台所不能包括在内,却又决定众包这种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可能恰恰是小企业或者小品牌所无法在短期内弥补的缺陷。
作者系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