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为上市“苦撑”七年 :再被揭“活熊取胆”遭遇阻力
归真堂为上市“苦撑”七年 :再被揭“活熊取胆”遭遇阻力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近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有限责任公司披露了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归真堂”)关于《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申请文件的第二次反馈意见》的回复文件,在这份最新的专项反馈中,归真堂券商恒泰证券承认,归真堂存在售卖熊胆汁等违法行为,但其强调“存在的部分不合规方面情节轻微,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而对以归真堂为代表的中国养熊产业来说,已经进入第七年上市冲刺的归真堂能否被最终放行,似乎已经成为了这个争议行业生存或者毁灭的信号灯。
归真堂又要上市
近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有限责任公司披露了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归真堂”)关于《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申请文件的第二次反馈意见》的回复文件,在这份最新的专项反馈中,归真堂券商恒泰证券承认,归真堂存在售卖熊胆汁等违法行为,但其强调“存在的部分不合规方面情节轻微,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这一幕似乎与七年前的2009年归真堂首次准备上市时遭遇的质疑非常相似——在舆论对其活熊取胆道德性的汹涌争议背后,还有对其“越界”商业化熊胆类产品的指责与担心。
2009年,归真堂在所属地福建的《泉州日报》刊登上市辅导公告;2011年2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市场应对归真堂“活熊取胆”亮“红牌”》,由此掀开舆论声讨之声。
随后,民间的质疑迅速扩大为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垒——除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团体加入反对的队伍,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甚至联名毕淑敏、崔永元、陈丹青等72位知名人士向中国证监会信访办递交吁请函,反对归真堂上市。
2012年,这场备受争议的IPO历经了社会对其几乎持续整年的高度关注,最终在2013年夭折——巨大的压力之下,归真堂创始人邱淑花在媒体面前哭诉,“早知这样就不搞上市”。
2013年4月,证监会宣布归真堂IPO中止审查;当年6月,归真堂表示,目前不是IP0的好时机,未来时机成熟时不排除择机再启IPO。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归真堂上市并没有呈现一边倒的声音,即便是主管部门之间意见也并不统一。
2012年,就在归真堂事件交锋最激烈的时候,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总工程师严旬曾在国新办例行发布会上公开表示,“证监会向林业局征求过意见,我们的意见是两个字:依法。只要他们(归真堂)符合法律的,我们就同意。”
3年后的2015年12月14日,归真堂在股转系统披露股转说明书,正式申请登陆新三板,上市通道正式重启。
“如果归真堂这样以活熊取胆类产品为主业的企业上市,确实是对我们(动物保护)工作最大的否定。”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工艺基金会(“它基金”)执行秘书长张小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在2012年公众对归真堂活熊取胆的争论中,张小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当时以亚洲动物基金(AnimalsAsiaFoundation,AAF)中国区对外事务总监身份出现的他,迅速成为了与归真堂对抗的动物保护组织里“站在最前面”的代表。
双方阵营交锋最激烈的时候,张小海说,他和他的同事曾经被归真堂拦在福建惠安的养熊基地外,“其他人都可以进去,但是我们(AAF)不能进去,不受欢迎”——2012年,迫于潮涌般的舆论压力和一些现实存在的误解,归真堂向国内一百余家媒体的两百多名记者开放了福建的养熊基地,欢迎大家参观释疑,但在从酒店去养熊基地的大巴开启前,张小海被归真堂明确告知“不受欢迎”。
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张小海所代表的亚洲动物基金的财务报表等也随即被公开和质疑,包括基金来源、赞助方背景,以及德国、意大利相关制药企业的人工合成熊胆药的“替代”阴谋等,都不断成为双方继续交战的新阵地。
“现在3年多过去,归真堂的熊又增加了将近400头,民间的舆论并没有让它放慢任何一点点的扩张速度,它也一直在为上市做准备。”张小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从归真堂最新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截至8月31日,归真堂养殖黑熊899头,年可繁殖小熊100头以上,归真堂3年来已经增加了黑熊近400头。”他说。
而在股转说明书中,归真堂再次强调,公司所采用的无管引流,是一种安全、自然、无损害的熊胆汁采集技术,上市完全是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归真堂说,每只熊都能受到最“温柔”的对待
整体而言,整份回复意见的精髓,要数归真堂最惹人争议的一个部分:活熊取胆。
基于保护动物的立场,“活熊取胆”这四个字便足够惊悚,也足以触动许多动物保护组织的神经,他们表示没有办法接受归真堂如此残忍对待动物的方式。
而且,在“人工熊胆”已经研制成功的前提下,归真堂还坚持使用“活熊取胆”的方式制药,这也是归真堂几度徘徊资本市场大门而不入的最直接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