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3.0时代来临 中国版Snapchat呼之欲出
即时通讯3.0时代来临 中国版Snapchat呼之欲出
以“阅后即焚”为主要特色的视频社交软件——Snapchat在过去5年异军突起,成为Facebook的有力竞争对手,估值已经达到180亿美元,这刺激了全球科技巨头和创业者。比如,Facebook旗下以图片社交为主的Instagram,对标Snapchat,刚刚上线“阅后即焚”的InstagramStories功能;Google最新推出的全新通讯应用程序——Allo,也包含了“阅后即焚”、隐私通知等功能。
在中国,“阅后即焚”类应用还没有火起来。来往、钉钉、微信等曾尝试过内置“阅后即焚”功能,手机QQ最近开通的“闪照”功能被认为是在对标Instagram Stories,陌陌7.0也被认为是在有意模仿Snapchat。
中国的创业群体也在盯着视频社交机遇。“Snapchat是2011年年底出现的产品,从那时起,国内就有很多团队开始尝试类似的创业。”琳云科技创始团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阅后即焚”还没在中国火起来,给了创业者与巨头们一起奔跑的机会,所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小型或者中型的团队,重新开始‘阅后即焚’图片视频社交的创业”。该团队开发的“阅后即焚”应用——BluBlu近日已经成功上线。
Snapchat引领即时通讯3.0时代
文本类短信息曾经是电信运营商的“利润奶牛”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ICQ、QQ,MSN等,开始在桌面互联网时代,为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免费的短信息即时通讯,因此革了电信运营商的“命”,成就了数个互联网巨头。这就是即时通讯1.0时代。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QQ、微信等开始提供文本类短信息、图片、语音等各种服务,即时通讯工具不仅逐渐让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服务趋于消失,更进一步用语音留言取代了电信运营商的通话服务。这也就是即时通讯2.0时代。
随着“90后”“95后”走向社会,逐渐成为引领消费的主要人群,文本、语音等即时通讯服务变得失去吸引力,图片、视频社交逐渐成为主流,全球开始进入即时通讯3.0时代。倡导私密性社交,以视频、图片“阅后即焚”为主要卖点的Snapchat的崛起,是这一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彭博社的报道显示,深受美国年轻群体喜爱的Snapchat发展非常迅猛,2016年5月底的每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5亿,正式超越了Twitter,成为仅次于Facebook的社交应用。
Snapchat的崛起,引发Facebook的强烈警惕。Facebook为何如此不安?因为不管社交也好,即时通讯也罢,都是“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根据ComScore的统计数据,在美国18~34岁人群的社交APP应用中,虽然Facebook在会话时长上仍以1000分钟/月占据首位,远远超过近400分钟/月的Snapchat,但Snapchat在18~24岁用户群中的装机率,已经由2013年的24%增至2015年下半年的64%。在25~34岁用户群中,Snapchat的装机率也已经由2013年的5%增至2015年的24%,并且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为了应对Snapchat的冲击,Facebook先后开发Poker、Slingshot等“阅后即焚”交友工具,此后又收购了Instagram、WhatsApp等应用,在2013年也曾经伸出橄榄枝——希望以30亿美元收购Snapchat,但被对方拒绝了。
Snapchat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模仿和跟风,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在东南亚地区风生水起的Line。这款来自日本的手机聊天工具,母公司在韩国,于2014年推出“阅后即焚”功能,首先在日韩两国受到追捧,此后在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两岸三地的很多演艺明星也在很多场合秀过这款应用。
知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刘兴亮告诉记者,自从Snapchat推出开始,国内很多小型创业团队比如咔嚓、秒拍、秒信等都曾瞄准“阅后即焚”进行过创业,陌陌、YY、来往、钉钉、微信等也都推出过“阅后即焚”功能。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独立的“阅后即焚”创业项目,还是在成熟的社交软件中添加“阅后即焚”功能,在中国都没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