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深挖科技潜力 三维度助力普惠金融
京东金融深挖科技潜力 三维度助力普惠金融
郑利鹏
自诞生以来,金融科技公司借助技术的力量,逐步覆盖多个传统金融业较少涉足的角落。然而,普惠金融在中国已经讲了很多年,实际上到底如何实现却一直在探索。
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指出,普惠金融是指用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包括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都是重点服务对象。然而,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大部分做普惠金融的机构都很难发挥出全力。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记者注意到,陈生强的论述在3月份举行的博鳌论坛上亦有提及。与会专家在金融科技分论坛讨论时,认同传统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时,往往会因为成本过高,效率过低而受挫。解决这一难题的使命,正落在金融科技公司身上。
内在的经济学逻辑
陈生强更愿意从经济学逻辑去解释普惠金融的困境。经济学中,企业成本有一个划分维度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成本结构的不同,让经济实体所能服务的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也完全不同。以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为例,金融机构在获取用户、风控以及运营操作三大环节,基本上都是在依靠传统的模式——靠广告、靠地推去获客;靠人工调查来做风控;在申请、受理、授信、放款、贷后等一系列流程管理上也都是大量的在使用人工来审批和操作。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做小微信贷的变动成本过高。
“我们此前看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拉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金融机构做小微信贷每个账户的运营成本,包括获客、信用风险管理以及流程管理的成本加起来要占到总成本的30%~40%。再加上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相对大,并且抗周期性风险能力弱,因而金融机构做小微信贷的坏账率相对会比较高。这两个因素加起来使得做小微金融盈利十分困难。”陈生强说。
在陈生强看来,要做普惠金融,必须找到低成本、可持续的模式。就目前来看,传统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急需解决的就是变动成本高、信用风险高的问题,而科技公司正好可以助力金融机构改变自己的成本结构、并通过贷前、贷后管理降低信用风险,优化服务能力。
三维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