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出海记:捷信“驻店”拓展新场景
消费金融出海记:捷信“驻店”拓展新场景
伴随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高速增长,市场中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之下,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将消费信贷服务拓展至海外市场,成为了捷信集团(以下简称“捷信”)差异化竞争的“杀手锏”。
7月18日,捷信与亚洲私募股权公司太盟亚洲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向捷信的香港子公司投资超过20亿元,以支持捷信业务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是捷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捷信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捷信在中国的活跃用户超过1320万个,员工7.7万人。相比之下,捷信在全球范围内的同期活跃用户超过2350万个,员工13.5万人。”可以看到,捷信在中国的活跃用户已占到其全球活跃用户总量的56%以上。
与此同时,捷信也在中国之外的海外市场拓展“驻店式”消费信贷,即通过在合作的消费点派驻办公人员或设立柜台,围绕POS机终端,为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据了解,以菲律宾、印度、印尼为主的4个新兴市场是捷信未来几年的深耕市场。“我们不会盲目扩张,1亿人以上的市场才是我们的目标市场。”捷信方面表示。
兵家必争场景
政策利好、监管准入放宽和市场的需求增加,令中国的消费金融站上了风口。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中国的消费信贷交易规模在五年间实现了高速增长,“与2010年相比,消费信贷交易规模增长约167%,5年间年均增长超过30%。”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各路资本争相涌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以银行控股为主。
分蛋糕者众,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也更迫切地需要强化自身优势。场景对于消费金融最大的作用便是引流,是消费金融最重要的获客渠道,而消费金融与消费场景所催生的类金融场景,其优势日渐明显。作为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资公司,捷信以“驻店”模式深入“场景化”延伸,在中国市场切入了线下消费场景。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一家购物商场里,OPPO直营店的收银台处,两名身穿捷信工装的办公人员正在与购机者沟通如何进行分期付款。
“现在每天店里能有近20台的销量。”OPPO菲律宾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在菲律宾有7000家分销商,122家专卖店,每个点都有捷信的驻店员。本地信用卡覆盖人群非常少,但消费者对于自拍功能的智能机需求又很强烈,捷信为消费者提供了零利率分期贷款,同时也令我们的出货量快速上升。”
同样的合作模式不仅遍布菲律宾,也运用在了越南、印度等市场。而捷信合作的手机厂商不仅仅有OPPO,还有vivo、华为等中国手机厂商。不过,在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的同时,捷信方面也表示会面临挑战。“3C产品升级很快,一旦有新产品上线,就需要立刻匹配金融产品,这对我们的响应速度是个挑战。”
据了解,捷信目前不仅能够提供3C产品的消费分期,还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产品提供相应的消费贷款。
按照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南京大学何飞博士的话说,从国外发展历程看,最初的消费金融即实体店、零售店提供的消费分期模式。相比于金融机构,实体商家更了解消费者需求,同时具有场景优势。
深耕新兴市场
通过与手机生产商的战略合作,捷信与合作方以消费场景切入消费金融服务,进而快速打开了诸如菲律宾、越南等新兴市场。
OPPO在2014年进入菲律宾,而在第二年开始与捷信形成共同催生类金融场景的模式。据悉,捷信在越南提供零利率贷款购买OPPO手机,使其销售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了40%。OPPO曾经有三分之一的手机都是通过捷信分期销售,目前OPPO20%以上的手机销售通过和捷信合作达成。“这一比率下降,主要是源于手机销量增长引起的分母效应,从总体出货量上来说还是有显著增长的。”OPPO菲律宾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分期贷款的利息需要由OPPO和经销商支付,因此随着出货量的增加,我们的运营成本也在增加。”
vivo进入菲律宾3个月后与捷信开始合作,目前销售额达到了20%以上。“零利率产品在越南手机销售市场上占80%以上,捷信在其中占据了51%。”捷信方面表示。事实上,除了OPPO、vivo之外,捷信在越南与华为、酷派等中国厂商也有同样的合作模式。以华为为例,其在越南60%的销量是通过捷信分期实现。
“通过自身的销售渠道,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取得快速发展,这是源于捷信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经验,以及对海外市场的了解和分析。同时,在双方打开新兴市场的过程中,也践行了‘一带一路’政策,让中国制造品牌更加国际化。”捷信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