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传递金融需求 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
支付传递金融需求 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
本报记者 蒋牧云 张荣旺 北京报道
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出现新的问题。不过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实际上也让各类参与主体迎来新的方向与机遇。
宝付金融合作事业中心总经理陈志祥,在谈到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时指出,金融机构特别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此前与用户的接触主要通过网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跟客户之间的接触点从网点逐步转移到线上。现在更多人,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更倾向于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解决所有的金融需求,到线下网点的频次大幅减少。
基于用户习惯的改变,金融机构的产能得到大幅提升。对比来看,此前通过网点提供服务的阶段,每个服务网点只能辐射到附近的用户群,而现在通过更智能化、线上化的服务模式,用户不必局限于服务网点,而网点也由原来只能服务部分用户,到现在可服务100%的用户,真正实现通过互联网以及金融技术触达到了更多的客户的需求,服务的宽度和广度得到不断延伸。
陈志祥进一步表示,目前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围绕互联网化展开。然而从传统机构自身的转型过程来看,或许仍存在一些提升空间——即仅仅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获客渠道,而在如何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上则有所不足。实际上,互联网不仅仅是渠道,更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能够把跟各种与金融相关的需求都导入到机构。在此基础上,让专注于各自细分领域的其他企业,比如第三方支付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进行通力合作,各展所长,共同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更安全的服务,能够更好地实现普惠金融服务。
当前在金融服务线上化的同时,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对此,陈志祥认为,信息安全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政府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完备相应的法律制度,并且执行到位。就目前来看,相应的法律规范仍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随着相关制度的健全,个人金融信息安全将得到极大保护。
二是,从企业层面来说,除了在法律要求的层面做到相关的安全性之外,要尽可能采用安全的技术保证交易及信息存储过程中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在内部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防止因制度漏洞导致信息泄露等渎职情况发生。企业应从制度上、从技术上做好数据的保护。
三是,从用户自身来看,作为消费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提高警惕性。比如一些网络小测试需要用户填写敏感信息,用户应该意识到背后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此外,现阶段一些新科技安全保密措施,比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一些版本较低、技术水平较差的设备上,极易通过简单操作获取指纹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应充分提高安全意识。
陈志祥还从支付企业的角度展望数字金融的发展。他认为,电子支付深入用户生活的同时,支付机构也在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更多金融服务的线上化。值得一提的是,机构间通过合作也可以深入挖掘用户的金融需求,比如企业用户通过支付机构进行支付交易的同时,形成一个闭环的资金流,借助金融科技,将企业原先不透明的信息可视化,将资金流、信息流有效联动,能够为后续的融资等进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