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来股份扩张受挫 投资10余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中来股份扩张受挫 投资10余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5·31新政”后,光伏行业市场需求骤减,制造端产品价格非正常下行。受此影响,部分公司业绩下滑已经在2018年第三季度显现,目前来看,这种情况已经延续到了第四季度。多家光伏上市公司公布的2018年业绩预报显示,净利润水平同比普遍出现下滑。
1月17日晚间,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来股份”,300393.SZ)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元~2.00亿元,同比下滑22.65%~41.99%。
对此,中来股份分析称,一方面,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加剧了光伏行业的市场竞争,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公司在报告期内适度调整了销售与价格策略,另一方面,加大了 N 型单晶双面电池产品的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力度,TOPCon 及 IBC 电池技术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量产水平,相关费用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年的公司业绩。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上述N型电池等项目的进度以及带来的效益,远不如预期。对于这些项目的盈利情况,记者联系中来股份方面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项目利润不及预期
2008年,42岁的林建伟在江苏常熟创办了中来股份。2014年8月,中来股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之初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涂覆型太阳能电池背膜,是国内首家同时通过德国TUV Rheinland、美国UL和日本JET太阳能电池背膜认证的企业。
不甘做“背板”的中来股份,于2016年切入光伏最核心的电池环节,并钟情于N型电池技术。此外,中来股份还向下游光伏电站延伸。
2016年2月,中来股份拟募集总额不超过13.67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该项目建设14条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6.58亿元,建设期1.5年。
不过,记者发现,时隔两年多的时间,该项目的投资进展不及预期,尚未100%投产。该项目实际的预期收益,也远远不及预期。
2018年9月4日,中来股份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项目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12.69亿元,累计投入资金占项目拟投资总额的 94.01%。在2017年底,建设完成 7 条 N 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电池片产能达到 1.05GW。 而目前,剩余 7 条生产线的厂房已全部建设完毕,部分产线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于 2018 年四季度陆续投入试生产。
对于此次项目建设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中来股份将责任归咎到募集资金没有及时到位上。
中来股份解释称,由于募集资金到位晚于预期,项目前期建设资金不足。为保障募投项目尽快实施,抢占市场先机,公司自筹资金先期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并于 2016 年 7 月~2017年7月向银行贷款9亿元用于项目建设。但因银行贷款融资受信用额度和偿债压力制约,公司自有资金除用于日常经营外并无更多资金用于募投项目建设。为避免因项目建设大幅增加公司经营负债,合理控制经营杠杆,充分保障公司经营稳定性,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根据自有资金及筹资进度情况适时调整项目建设实际进度,使得前募项目实际建设进度滞后于预期建设进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项目所带来的效益也远远低于预测值。
中来股份原预计此次项目于 2017 年 8 月底建成投产,并于 2017 年度实现销售收入预测值为 11.66亿元,预测利润总额为1.27亿元。但数据显示,2017年仅实现220万元的利润,不到预测值的2%。
对此,中来股份方面解释称,销售单价下降幅度远大于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幅度,毛利率大幅下降。与原预期销售价格相比,其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销售价格 2.22 元/W,但实际价格仅为1.61元/W。除此之外,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长,也是收益不达预期的原因。
尽管首次尝试电池环节并未尝到甜味,不过,中来股份对于电池项目却屡屡抛出投资计划。
2017年4月份,中来股份宣布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合作,拟在浙江建设年产10GW N型单晶IBC与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总投资200亿元。但截至2018年上半年,该项目首期年产3GW N型单晶IBC与双面电池项目仅投入约71.35万元。
2018年3月份,中来股份再斥资宣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10亿元,用于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